我的1999_第五百五十章太阳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章太阳微 (第2/2页)

殖民的处女地仍然很多,支撑着这个海上老二繁荣了两个世纪。

    直到十九世纪全世界再无殖民地可开拓时,西班牙早期埋下的危机才表现出来。

    当然,衰落要比繁荣来得快,在很短时间内,西班牙从欧洲的富国沦为穷国。

    太阳微系统公司也是如此。

    从1986年到2001年,太阳微系统公司的营业额从2.1亿美元涨到183亿美元,成长率高达平均每年36%,能连续十五年保持这样高速度发展。

    只有微软、英特尔和思科曾经做到过。

    在这种情形下,很少能有人冷静地看到高速发展背后的危机。

    太阳微系统公司当时不自觉地满足于捏SGI、DEC和HP这些软柿子、并沉溺于在硬件市场上的胜利,忽视了来自微软的威胁。

    但当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碎时,它以服务器和工作站为主的硬件业务便急转直下。

    2002财政年度,它的营业额就比前一年跌掉了三成,并且从前一年盈利九亿美元跌到亏损五亿美元。

    太阳微系统公司找不到稳定的利润来源和新的成长点,从此太阳微系统公司便江河日下,一下从硅谷最值钱的公司沦为人均市值最低的公司。

    扯得有点远了。

    “晓波,你多关注一下甲骨文跟太阳微公司的谈判,如果甲骨文发起对太阳微公司的正式收购,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

    “是。”

    “还有,你派人跟‘孩之宝公司’接触一下,想办法把《变形金刚》的电影改编权买下来。”

    现在米高梅的收购即将尘埃落定,也是时候安排接下来的拍摄计划了。

    “明白。”

    “还有,我很喜欢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想办法把它的电影改编权买过来。”徐良交代道。

    其实他想好的电影拍摄计划不止这两部,不过事情要一件件来,先把两部版权拿下来再说。

    交代完了卢晓波,徐良挂断了电话。

    拿起桌子上海力士的资料看了起来。

    海力士原本不叫‘海力士’,而是叫‘现代电子’。

    2001年,因为现代电子从现代集团中拆分,公司才改名为海力士。

    同样是这一年,美光收购了德州仪器的内存部门。

    随着1999年到2001年内存行业整合结束,三星、美光、海力士、英飞凌四家掌握有全球近八成的DRAM市场份额。

    其中海力士占据全球市场的19.36%,比起排名第一的三星23%,并没有差太多。

    不过这时候DRAM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产品价格接近生产成本,之后互联网泡沫破裂,DRAM价格崩盘。

    在2001年DRAM容量需求上升56%的情况下,DRAM价格降低了46%,2001年DRAM市场预期只有238亿美元,相较2000年缩水18%。

    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海力士亏损25亿美元,无力归还贷款,资产负债率高达206%。

    看到这里,徐良的眉头皱了皱。

    现在海力士的亏损已经攀升到了165亿美元。

    这个数字太庞大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