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_第四百八十章鸿蒙cao作系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章鸿蒙cao作系统 (第2/3页)

等就搬出来了。后来,鸿蒙游戏也从这里搬到了中关村,跟新浪作伴后。

    净利润的话,虽然没办法准确界定,但至少能维持100~120亿华夏币。

    在于一号店采取了跟京东一样的策略,给旗下快递公司员工正式的聘用合同而不是外包。

    谢文恍然的拍了拍脑袋,“我倒是忘了这一点。”

    “老谢,塞班的系统太简陋了,我想要的并不是这种。”

    二是出于本能的警惕,虽然他很信任谢文的品性cao守,后者也在鸿蒙有重大利益。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事情没有定下之前,还是保留一些的好。

    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两条路。

    原本他觉得大老板有些好高骛远,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创造出这种智能手机,但看完了后面的技术参数,尤其是硬件技术参数后。

    现在的鸿蒙公司在经过了近四年的发展后,已然变成了一个正式员工接近两万的顶尖大公司。

    “我马上去准备。”

    大老板的手机cao作系统不仅不同于现有的塞班系统,完全是颠覆式的创新。

    别的不说。

    第五,基础硬件……

    “徐总,我觉得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收购一些手机公司的股票。这样的话,等将来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才能让他们使用我们的手机系统。”

    198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够以多于一只手控制改变画面的触屏。

    同年,微软开始研究该领域。

    接过文件后,扉页上一行黑色楷体字映入眼帘。

    “您过奖。您才是真正的气势恢宏,令人敬仰。尤其汉华资本前段时间在石油投资上的神来之笔,更是声誉卓著,名冠全球。”

    “徐总,手机cao作系统虽然比微软的电脑cao作系统简单,但现在全球主流的手机cao作系统是得到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松下、西门子和Psion支持的塞班系统,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

    247亿华夏币的净营收,59亿华夏币的净利润虽然很不错,但肯定不能跟下半年相比。

    想到这种可能,谢文瞬间抬头,眼神中透着火热。

    相比之下,软件就没这么多弱点。

    同时,多伦多大学的一组开发人员,终止了相关硬件技术的研发,把研发方向转移至软件及界面上。

    可以说,一个一号店,就占去了鸿蒙员工总数的一半。

    要么成为苹果公司那样软硬件结合,自成一体的存在。

    “可以啊,老俞。这领导当久了就是不一样,夸人都一套一套的。”徐良笑道。

    如果以55倍估值融资,那鸿蒙的市值将近千亿美元。

    所有人都知道,苹果研发出了智能手机。

    “徐总,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做手机?”

    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基本上一年就能增加两三千,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个数字还有上涨的趋势。

    可以组成智能手机的技术很多都存在了,只是一直没有人想到把它们用在手机上。

    第二,多点触控技术。

    随即皱起眉头。

    林林总总下来,总共有九大项,包含了一个手机软硬件全部。

    一页页看下来,谢文越看越震惊。

    徐良不是没想过走苹果的路子,但太难了。

    1991年此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一种名为数码桌面的触屏技术,容许使用者同时以多个指头触控及拉动触屏内的影像。

    顶多就是封禁一个市场,却没办法把我从全球市场踢出去。

    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

    好在一号店的办公地址已经搬出了望京大厦,否则看看过八万的办公面积,肯定放不下这么多人。

    回到办公桌前坐下,先把之前鸿蒙系统计划书重新锁入密码箱,交给霍刚和陆小英保管后,下意识的拿起鸿蒙公司2003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

    翻看了一会,随手放在一边。

    所以,他要趁着手里资金丰沛的机会,走Google的道路,先把安卓给占了。

    这个巨大的进步,为智能手机的出现打了下了基础。

    “徐总,现在cao作系统已经被微软统治,就算我们研发出不下微软的新技术,也很难颠覆他们多年来培养的生态。”

    利用该技术,杰斐逊教授在36英寸×27英寸大小的屏幕上,同时利用多只手指,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