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七章美丽华酒店 (第1/2页)
第457章美丽华酒店 不仅两个逆子不争气,曾经被他视为掌上明珠的三房林明珠,不仅让他背了10亿借款,还把他告上了法庭。 成了香江大名鼎鼎的‘豪门逆女’。 也让他成了笑柄,差点没气死。 不过,尽管三子四女皆不成器,但到底是自己子女。 还要为他们考虑。 尤其现在,破落的林家得罪不起如日中天的李家。 “李生,只要价格合适,美丽华酒店的权益可以卖给你。” 香江人都是知道李照基做房地产有两大法宝。 第一是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 上世纪,港府征收新界的农用地作发展用途,是先用换地权益书向农民们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拨付时才与其交换。 这让很多希望立即套现的农民在政府换地令之前,拿着换地权益书无计可施。 李照基就以现金购入他们持有的换地权益书,既受欢迎,又价钱便宜。 等政府一宣布开发计划,他买得的大量权益书就会变成可发展的地皮。 第二,旧楼改建。 买下黄金地带的旧楼,在旧地盖新楼。 这种办法一举多得,发展商得利、市容焕新、旧业主套现、政府增加税收,但却十分辛苦。 因为单独收购一个小物业并不能支持一个地产项目的发展计划,所以恒基兆业还练出一个绝活――并楼。 通过向某个目标地盘上的多个业主收购物业,凑零为整,得来土地。 为了收到旧楼,他布下天罗地网,除面向本港外,还到在港留有物业的侨民移居地找楼买。 并楼极其艰辛复杂,一个业主不卖就会满盘皆输,但恒基兆业却对此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并楼无数。 李照基有关于此的另外一句名言:“寸土必争”,也传播四方。 美丽华酒店很显然就是一栋即将改建的旧楼。 附和恒基兆业的口味。 松了口气的同时李照基道:“保证不会让林家吃亏,一平尺5500港币如何?” 以现在香江楼市的行情,这个价格已经很厚道了。 毕竟,美丽华酒店已经太旧了,买下来如果不进行重装,根本租不出去。 但装修也是一个不小的支出。 “李生,我考虑一下,三天后答复你。” “好的,我等林生的好消息。” 挂断电话后,林柏欣沉吟片刻。 把管家招过来。 “老孙,你以我的名义联系一下港府方面,看看最近美丽华酒店那边是不是有什么市政工程,或者要改建之类的事。” 管家听完,答应一声就离开了。 虽然李照基给的价格很厚道,但他也不想自己糊里糊涂就把地卖出去。 万一变成买椟还珠,他林柏欣又要被嘲讽。 打听一圈后,没什么收获后,林柏欣便跟恒基兆业签订了合同。 淡马锡那边也不会为了香江一栋楼65%的权益为难徐良。 “徐总,合同签完了。 李照基那边每平尺5500港币,这也是他从林家那里收购的价格。 淡马锡那边5000港币,总计花费25.43亿港币。”陆觉在电话中道。 “中环中心那边呢?” “交易完成了,25亿港币已经打给了长实。” “三年内完成美丽华酒店的重装。”徐良交代道。 “明白。” “跟德隆那边的交易开始了吗?” “已经开始,目前已经接手了四块二线城市的地块。另外,德隆集团希望我们先把剩下的款子打给他们。” “为什么?” “估计德隆的财务已经难以为继了。……他们最后买的四块地已经到了缴纳土地款的日子,但他们目前已经没有流动资金,所以直接把这个问题甩给了我们,这也是我们能这么快完成交易的原因。”陆觉道。 徐良考虑一下,“先打给他们一半。” “是。” 又交代了几句后,徐良才挂断了电话。 朝旁边的吕慧招了招手。 “徐总。” “给孙振平打电话,让他们把公司搬到中环中心去。” “是。” 其实徐良更想让汉华资本香港总部搬到美丽华酒店,地方更大,也更隐秘一些。 但美丽华酒店还在重建阶段。 想搬过去也要等几年。 交代完后,徐良拿出一张纸算了算支出。 原本石油投机后160亿美元的巨款,在购买渣打股份,德隆的地块,收购中环中心20%的权益和美丽华酒店后,已经花去了52亿美元。 泰华地产27个商业项目,加上美丽华酒店的重装,则是28个。 这二十八个项目的建设,起码需要30亿美元。 唯一好的地方是,这笔钱不用一把拿出去,而是分为三年。 但今年他差不多也要花10亿美元。 看着108亿美元的结余,徐良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钱看着是多,但还真不经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