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 可望 (第1/2页)
秋金承蒙不动禅师出手搭救,得脱樊笼,走上前去躬身道:“多谢大师,晚辈甚感大德!” 身穿大红袈裟的矮老僧,微笑着道:“秋施主,你我之间的缘分乃命中注定,老衲身无别物,今日赠你四句偈言,可愿意听么?” 秋金来了兴致,立时垂首道:“晚辈洗耳恭听!” 不动禅师点零头,缓缓道:“火起而焦,叶落而败;遇岛则输,劈川则开。” 四句谶语,共计一十六个字,可谓玄而又玄,内含莫大深意。 秋金自知得了好处,抱拳行礼,“多谢大师赠言,晚辈定当谨记!” “好,老衲这就告辞了,他日有缘再见。” 不动禅师招了招手,“缘空,我们该回去了。” 本名邢焦的黄衣僧人应了一声,提着那根浑黑铁棒,跟随师父下山去了。 秋金低头思考着那四句偈语的含义,忽然腰眼处被人狠狠捣了一拳,转过身去,只见那名红发碧眼的西域公主,此刻正一脸怒意的看着自己。 “你怎么还打人呢?!” 秋金不满的叫道。 “打的就是你!居然害得我被压了这么久……” 叶一燃气鼓鼓道,“快,以后还玩不玩扮猪吃老虎了?!” 秋金思量了一会儿,笑嘻嘻的道:“玩肯定还是要玩的,就是需谨慎一些了,以免再遇到今日这样的事情。” “姓秋的,你!” 叶一燃见他死不悔改,抬起手便又要去打。 秋金提前预判到了她的动作,轻松躲开,跑向那张已被压塌掉聊大椅,拿起椅上铺的白老虎皮,用手指揉捏了几下,脸色满面,赞道:“真是好皮毛,近来日子冷了,下山找个裁缝师傅做件暖裘倒也不错!” ———— 下了山后,秋金披上了一张品相绝佳,十分厚实保暖的白虎皮裘。 这形象。 让凌真很难不去想到某个人。 某位以双剑为足、黑瘦若铁,连凌家大姐凌凤歌都要喊一声“师父”的嬴姓老前辈。 然后青袍年轻人面对秋金时,由衷的赞了一句:“肩披虎皮,大道可期!” ——— 一个白发苍然的枯槁老者,微微偏头。 老人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那件白老虎皮,笑眯眯点头道:“子,路走宽了!” ———— 龙蜀王朝内部的道教派系甚多,可谓鱼龙混杂、驳乱不清。 但若论其中势力最为雄大,足以担起“道教正统”四个字的,非正一派莫属。 正一派原名盟威道,供奉太上老君神位,创教者姓张名棱,字道临,号五斗米真人。 张真人年近百岁时,在云锦山偶得了上古时期轩辕黄帝遗留下来的一本《九鼎丹法》,真人依靠书中所传的秘法,成功炼制出了传中的“龙虎大丹”。 那日,云锦山上方空,铺满了呈龙虎形状的绚烂烟霞。 修为大涨的张棱,以一人之力挑起了开宗立派的大旗。 他先将云锦山,改名为“丹霞山”,而后倾尽家财,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巍峨道场,命名为“龙虎宫”。 尊道家始祖李耳为镇教神明,奉《道德经》为至高经典,“盟威道”由串生。 未来几年里,张道长广收下门徒,弘扬明威善治的文化,首创“棱井”技术,传授百姓熬盐之法。 用符水、咒术等神通,令多地解除瘟疫,救下了上万条性命,世人无不深感恩泽,皆虔诚的尊称其为“道家圣人”。 之后为了顺应帝王旨意,张道临将盟威道改名为了“正一派”,取“正大一统”之意。 在周氏皇室的大力扶持下,正一派生源广进,高过了其他一切旁门左道,很快便成为帘之无愧的中原第一道家门派。 ———— 丹霞山龙虎宫。 平气大殿内。 那张只有掌教才有资格坐的琉璃宝座前,立着一名穿着黄紫道袍的老迈长者。 长者足足九尺有余,十分魁梧,浓眉大眼,须发皆白。 一脸温和与慈祥的神色,他低头看着地面。 其肩膀上,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