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两份圣旨天和地 (第1/2页)
黛玉在书写这首《葬花吟》时,或许是感情融入的太深,抛弃了平日里稍显内敛端庄的簪花楷,反而以行楷书写,尽抒其意,更显才女风采。 曾、雒两位大儒一下子就被黛玉的那首行书给吸引了,等读了两句诗后,这才异口同声的惊呼一声,忍不住站了起来,由曾大儒高声吟诵起来。 “花谢花飞花满,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香锄泪暗洒,洒上花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 “这……这……这……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林县主是为这幅葬花图补全了一个故事,而且是写尽了红颜薄命,让人读之忍不住落泪,写花夷?写人矣。” 老孺惊叹,台下也是鸦雀无声。 中原历经前朝百年腥膻,诗词不及往昔,甚少有初唐歌行体长诗。 不想今日从一少女笔下再现,曾大儒与雒大儒现在已经懒得理会呆呆持笔不知所措的岛津久山了,他们将目光转向了贾家的包厢,有一种想要冲上去收徒的冲动。 “可惜啊,可惜啊……” 可惜林氏女怎么就是个女孩子,要是个哥儿多好。他一定要找上门去,将其收入门下,继承自己的衣钵。 曾大儒连连叹息,雒大儒却眼疾手快,将那份诗稿抢到手中,卷起来就塞到了怀里。 “雒老头,你干什么?还不赶紧将诗稿交出来,老夫还未点评呢,大家都等着比试的结果呢!” “你个老狐狸,还想骗我。就这首诗还用点评?比试?比试什么?倭人能写出这首诗的一成水准,老夫就算他赢!” “那也不能由你收着,交出来,交出来,老夫还没记全……” “哎、哎、哎,话归话,别动手动脚啊!” 雒大儒一边拨开曾大儒伸过来的手,一边避到一旁。正好看到岛津久山持笔发呆,墨滴滴落浸染了雪白的纸张。 他眉头一皱,鄙夷的来了一句:“年轻人,林县主的这首诗你也听到了,你若是觉得能比得上林县主的水准,你就继续。若不能,还是趁早下去好好研读诗。” “老夫记得林县主如今不过豆蔻年华,岛津久山是吧,你连一个姑娘都比不过,还敢叫嚣与永丰伯比试?老夫都不敢在永丰伯面前比试诗词。” 曾大儒顺势以言辞为刀,捅梁津久山一刀,一把扯住雒大儒的衣衫,直接扑了上去。 两位大儒为了一张诗稿当众“扭打”起来,什么比试评判,早就忘到犄角旮旯去了。 台下的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了,顿时哄堂大笑,纷纷起哄起来,还有缺场设下盘口下注,丝毫没有理会进退两难的岛津久山。 两位六十多岁的大儒在高台上争得面红耳赤,还是雪雁又捧着一份诗稿走了过来才保全了他们的友谊。 “曾大儒、雒大儒,县主又写了一首诗,请两位大儒品鉴指教。”紫鹃手捧另一份诗稿缓缓走上高台,自豪的笑道。 “指教不敢当,老夫也就是占了个年纪大,林县主的文采直追前唐,倒是让老夫今日大开眼界……” 雒大儒美滋滋的将怀中的诗稿收好,轻推了一下曾大儒:“别废话了,还是欣赏林县主的诗词才是正经。这位姑娘,请!” 曾大儒跟防贼似的护在缓缓打开的诗稿前,警觉的眼神随即满是惊艳。 雒大儒也差不多的情况,怔怔的诵读起来。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尽头。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啪嗒~ 噗! 两位大儒还未点评,一旁的岛津久山刚刚听完了雒大儒的吟诵,猛然笔落高台,脸色瞬间煞白无比,随即就是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染纸如墨,甚是骇人。 “岛津君……” “二哥……” 台上的倭人乱成了一团,在岛津久山吐血倒下的瞬间,曾大儒长袖一甩就盖在了紫鹃捧着的诗稿上。 岛津久山喷出的血迹沾染了他整洁的儒衫,可他的心思却全在黛玉的新作之上,根本顾不上别的。 “差点污了我的诗,差点就污了我的诗!” 老孺碎碎念,台下的人却纷纷不满的高呼起来。 “快快将林县主的诗稿交出来,我等还未抄录完呢。” “就是就是,林县主的诗可不是你们两饶私有之物,此乃我大夏之瑰宝!” 群情激奋啊,方才在台上岛津久山有多么的嚣张,现在的台下就有多么的自豪。 林县主用两首诗气得岛津久山吐血晕倒,压的在场所有倭人连提笔的勇气都没有了。 台下已经有人忍不住跑到了两位大儒跟前,两眼发绿虎视眈眈…… “哈哈哈哈哈……” 包厢中的太上皇满意的哈哈大笑起来,拍着太师椅的扶手对刘恒:“林海之女果然不负朕望,赏,必须重重的赏。” 赏什么合适呢? 刘恒也很满意黛玉用诗词狠抽岛津夜郎的效果,正要赏赐诗书典籍,却突然换了一个赏赐。 “父皇,您儿收个义女怎么样?” …… 好的三场比试,第一场诗词赛,就因黛玉突如其来的两首诗压得倭人连笔都不敢提。 高台上的评委不知该如何定胜负,还是皇帝老爷傲娇的十人对阵十人,已经定了平手那就是平手,这才勉强算是打平。 可黛玉的出手似乎击碎了倭饶信心,数术比试时,从西洋偷学的倭人出了好几道数术题目,均被国子监的才子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