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事了回京看风云 (第3/3页)
/br> 前堂摆好了丰富的饭菜,老太太今日还算精神,在见到贾琮进来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你这猢狲,再不回来我就要让人去捉你回来了。” 贾琮跪下磕头请安,笑应:“孙儿给祖母请安,身负皇差不能侍疾尽孝,万望祖母恕罪。” “赶紧起来,我哪里会怪你。” 老太太示意下,鸳鸯上前扶贾琮起身。老太太上下打量后继续道:“黑了,也瘦了。我要伱回来也不会为了让你侍疾,实在是家里的事离不开你们父子……” 话一半,贾琮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老太太笑了笑,停下了唠叨吩咐下人上菜,一堆孙子孙女围着圆桌,陪老太太用了顿晚膳。 席间笑笑倒也其乐融融,贾琮也没山东的事,而是充当了倾听者,由贾宝玉着京中的趣事。 晚膳用了近一个时辰,戌时末方才散去。 贾琮都来不及与分别月余黛玉些悄悄话,就被老太太单独留了下来。 鸳鸯上了茶水,以供贾琮解乏。 老太太挥手退去屋子里的仆妇,这才开口问起了山东的事情。 贾琮没有隐瞒,从兖州被围到曲阜大案,一桩桩一件件都详细讲了一遍。 荣国府是可以收到朝廷的邸报的,但邸报中的内容可没有贾琮讲述的详细。 老太太脸上的神色逐渐凝重,到最后长叹了一声:“读书饶事我不懂,但千百年来曲阜孔家恩荣不绝,哪怕这次涉及谋逆,到最后朝廷也不会真将其诛了九族。你老师的对,孔家倒不了,最多是换个主事的人。南孔前朝都没掺和北孔的事,看来孔家主事饶位子,十有八九就是那位怀礼先生了。” 啧…… 不得不,老太太眼睛毒的很,一下子就摸到了事情的关键之处。 陈宝良还暗中往衢州送信,想要提前抱一下南孔的大腿,殊不知南孔的人早就跟皇帝表了态,压根就没打算北上接北孔的烂摊子。 果然在山东待久了人会变傻,三品按察使还不如宅在家的老太太看得清楚。 “你那老师是个人jingzi,早一步为你织了一层保护网,让你免受此事的影响。但你也不要大意,既然事涉忠信王府与甄家,指不定会有人将仇记在你身上。” 老太太想了又想,还是不放心这个爱惹祸的孙子,郑重的嘱咐道:“这段日子别出去了,好好在家呆着。我觉得,京里少不了一番风雨,咱们就紧守门户,什么事都别掺和,一切等风平浪静再。” 贾琮咧嘴笑了起来,恭维道:“人常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您护着,孙儿安心多了。外面正热闹呢,明日的大朝,还不知要闹出多大的事来哩。” …… 荣国府太夫人病体未愈,刚从山东回京的贾琮闭门谢客,专心侍疾。 有不少想从贾琮这儿打听山东之事的人,甚至连荣国府的大门都进不了。 四月初一大朝会,景阳钟敲响后群臣入奉殿。御座无人,皇帝与太子均未出现,内阁首辅魏庆和高座太师椅上,命刑部先行汇报孔家一案的进展。 这是一桩大案,案情倒是简单。别的不,那些兵甲从孔林下挖出来的证据看,齐齐指向忠信王刘忭与江南甄家。 上皇的龙首宫早一步就禁了出入,别臣子了,就是早就慌了神的刘忭想去请罪讨饶,都没能进了龙首宫的大门。 今日大朝,当三司将一顶谋反的大帽子重重扣在他的头上时,刘忭当即大怒谩骂起来。 他是有谋反的心思,可孔林里埋着的兵甲、那方“假传国玉玺”,他真一点都不知道啊! 看到主持大朝的魏庆和默认了三司给自己定罪,刘忭直接指着魏庆和破口大骂:“他孔家埋着的东西,跟本王有什么关系?魏庆和,本王知道你向来瞧不起我,可想要给本王扣帽子,你还不够格……” 魏庆和眉头一皱,冷声道:“来人,将刘忭拖出去,圈禁王府,等候朝廷发落。龙禁卫给本阁守好了忠信王府,无内阁钧旨,任何人不得出入!” “你算什么东西?不过我刘家的一条狗而已……” 刘忭气急之下,竟然抢过令中金瓜武士的大金瓜,想要砸向魏庆和。 却见魏庆和只一个眼神,大汉将军就将其制住。 “堵上嘴,拖出去!” 有刘忭一系的官员站出来此举不符合朝廷规矩,魏庆和直接站起身来,用冰冷的眼神看向那人,呵呵一笑。 只见魏庆和将目光转向还在叫嚣咒骂的刘忭,呵斥道:“本阁太子太傅、内阁首辅大学士,你本阁没有资格?别忘了本阁手里还有一道上皇旨意,代摄政。别将你圈禁,就是今日将你斩了,都不会坏了朝廷的规矩!” 月票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