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被绿了? (第3/3页)
夏守忠差点就跪下了,皇帝却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无奈咬牙,取出其中一封拆开看了起来。 “咦?皇爷,这是昭武四十九年的信!” 皇帝一把将其夺过来,只见这信是一名名叫煜的男子,写给罗贵饶。 写信的时间的确是昭武四十九年冬月,那会罗贵人应该还在南越国当她的王女。 皇帝一边看信,一边不时冷哼。贾琮的心里像猫抓一样,踮起脚偷偷瞄着…… “给你!好奇心这么重,迟早要挨板子!” 皇帝的脸色比之前好多了,至少现在只是寒着脸,不那么绿了。 贾琮嘟囔道:“臣是为了查案,查案!” 嘴上这么,身体却诚实的接过信件,仔细看了起来。 原来这名叫煜的人与罗贵人在就相识相恋,却因南越王的阻碍不得不分开。 心中大多是思念之情,唯有其中提到霖方让贾琮疑惑不解。 镇安府! “奇怪,这叫煜的人,竟然在咱们大夏境内。镇安府不是广西布政使司治下吗?” 夏守忠提醒道:“贾将军,镇安府与南越国挨着……” “我知道,我知道……” 贾琮已经忍不住好奇心了,直接取出剩下的信件,一一拆开。皇帝也捡起一封,仔细查看。 “张煜,此人是张家人!” 信的数量不多,皇帝很快从一封信中找出了此饶真实身份。 哪个张? 前太子太傅张庭的张! 张庭这个名字贾琮耳熟的很,敬大老爷还怀疑过,秦可卿有可能是张家的女儿。 他疑惑:“不对啊,我爹过,张家被流放去了岭南,这信上却,这张煜是镇安府的举人。” “朕知道。” 皇帝对张庭的印象极为深刻,张半朝可不是着玩的,门生故吏不知有多少。 当年太上皇可是要尽斩张家老少,满朝文武为其求情,又念及朝中物议,这才阖族流放岭南。 按照大夏律,被流放的人,唯一出头的方式只能是在沙场上拼命,拼那一分仅存的机会。 科举?这大夏朝也是有政审的! “皇爷,您看这儿……” 夏守忠将手中的信递到皇帝跟前,指着其中一段道:“这儿……南安郡王府……” 贾琮也踮起脚凑了过去,原来这封信是元佑三年写的,张煜在信中南安郡王与其是旧识,可多联系。 在这封信中,多是抱怨造化弄人,抱怨南越王棒打鸳鸯,又殷殷切切关心罗贵人,为其在京城寻找助力…… 将这些信全部看完,除了吃了一顿棒打鸳鸯的瓜,根本就没找到关于芙蓉膏的线索。 而且霍家也早就被贾琮沉了河,想要顺着线索去查…… 嗯? 贾琮突然拿起最后一封信,一看时间元佑五年四月初七。 贾琮满是疑惑:“陛下,若是之前,这些信件大约是霍家女眷趁机送进宫的。可这今年四月的信,是谁送进来的?” “来人,将伺候罗氏的人统统押入诏狱,查!” 扑通! 皇帝话音未落,缩在角落的一名太监突然跪了下来:“皇爷,奴婢有罪!奴婢的干爹负责宫中采买,这信是奴婢干爹送进宫的……” 诏狱是什么地方?大夏除了徐晋徐青藤这等人物,就没人不怕的。 更何况这太监年岁不过十六七,平日里听人起诏狱的可怕,在听到皇帝下令要将他们送去诏狱时,当场就吓破哩。 一阵断断续续、词不达意的自首后,皇帝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霍家是死绝了,可张煜给罗贵饶人脉可不止霍家一条。 在霍家背后还有一条人脉,就在京城之中,而且更加隐秘。 “送去诏狱仔细审问!” 皇帝冷眼看了看盖上了白布的罗贵人,冷声道:“贾琮,你去查查这李氏商行到底是什么来路,竟然手眼通到了这个程度?” 夏守忠微微叹息,声禀道:“皇爷,西苑外的李氏商行只有一家,是义忠亲王府李太妃的娘家!” 月票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