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宫中乱,元春入局 (第2/2页)
子。 皇帝老爷是个有情谊的,虽还未提周氏的位份,但也破了例,按九嫔之例对待周氏,就等她诞下龙子后晋封九嫔。 至于周氏为何没事就来恶心元春,根据她身边的宫人交代,这事跟周氏的母亲有关。 周氏之父周槐,原本是太仆寺的六品寺丞,自女儿选秀入宫,成了贵人后,皇帝多次提拔,自元佑四年初,晋为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 周家因家主周槐之职权,在河湟之地置办下好大的马场,光是凭借马政之便就攒下好大的家业。 来周家的富奢程度,可比这几年的宁荣贾家还要强。若是周氏真的安安分分在宫里慢慢熬,周槐又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错,周家三辈子的富贵是少不聊。 可周槐有个不省心爱攀比的夫人,出身山西白家庶支。 这位周夫人对周家最大的功劳是生了个成为贵饶女儿,同时最大的罪孽也是这个成为贵饶女儿。 皇帝初期喜欢周贵饶张扬,认为这是率真的表现。可真的是率真吗? 白氏是山西白家庶支之女,家教就那么一回事。养育的女儿也没怎么好好教导,导致周氏万事随心,什么规矩都不懂。 见元春受宠,心中本就嫉妒。再加上白氏没事进宫跟闺女抱怨贾家如今的风光,动辄抱怨女儿不争,给家里挣不下该有的荣耀。 一来二去,周氏对元春的羡慕嫉妒逐渐变成了嫉恨,有了身孕后,便心痒难耐,竟然毫无规矩的上凤藻宫挑衅。 也就是元春了,放甄太妃那种,周氏连三集都活不了。 “真是愚蠢,大jiejie什么身份,她什么身份,也配跟大jiejie比!” 贾琮将周氏没事就来恶心元春的缘由讲完,老太太忍不住骂了几句,元春无奈的摇头制止了祖母的咒骂。 她感慨不已:“家里的富贵哪里是我挣来的?不先祖之功,如今家里有了起色,还不是大伯、琏儿拿命搏,便是琮哥儿也数次冒险。周氏不懂,周少卿也不懂吗?” 元春对世事看的很透彻,似是周氏,又感觉是在提醒老太太。 家里的事她也清楚,冲老太太道:“祖母,您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教导二meimei她们。您今也看到了,周氏如今的下场,便是周家怕也不会好。”
作为晚辈,元春也不好把话的太重。 老太太的脸上露出尴尬之色,她方才还着让元春争上一争,心中肖想国母后族之事呢。 她声如蚊呐,尴尬的点零头:“我省的,咱家的姑娘,自然不会像这等蠢物……” “皇贵妃娘娘到!” 皇贵妃杨氏?她怎么会来? 元春来不及多想,忙带着殿中众人迎了出去。 杨氏是皇帝潜邸的老人,出身户之家。其父是太医院的太医,因家学之故,没事就捣药玩。性子温和,待人真诚,当年在潜邸颇得元后喜欢。 后来皇帝受封王爵,元后立主诞下皇帝长女的杨氏为次妃,元佑元年,皇帝分封后宫妃嫔,杨氏一举成为后宫妃嫔中位分最高的人。 杨氏不喜张扬,仅带了数名宫人,一身浅红色的宫装,头上也是简单的银差步摇,面带微笑,正搓着院中捅蚂蚁窝的公主脑瓜。 一番请安见礼,杨氏被迎入凤藻宫正殿。 杨氏给贾琮的感觉如同冬日里的阳光,让他暖洋洋的。 只见杨氏温和的同老太太着话,不时提及坐在下首的贾琮与黛玉。 “太夫人好福气,您这孙子孙女跟金童玉女似的,让人看了眼生喜欢。不像我那疯丫头,都嫁人了还吵着要去当什么女将军。自打秦将军入京,我连她人都找不到……” 杨氏怀里的淳儿公主突然开口了句:“女将军,淳儿也要当女将军。” “您看看这,连淳儿也带坏了。” 杨氏低头温柔的敲了下淳儿的脑瓜,笑问:“孩子家家,你先为何要当女将军?” 淳儿抽了抽鼻子,黯然道:“女将军,坏人,不敢打我。” 此言一出,凤藻宫的正殿顿时鸦雀无声。 元春长叹了一声,瞟了眼偏殿的方向。杨氏便是再不喜争斗,在宫中呆了久了,哪里还不明白其中自有缘故。 等她听完了元春的解释后,扫了眼元春脖颈处的白纱。 “贤妃meimei的伤不要紧吧……” 杨氏着,身旁的女官将一瓶药递到了元春跟前:“这是我配的去痕膏,效果应该比太医院的强。” “多谢jiejie,meimei不客气了。” 元春起身盈盈拜下,感激的接了过来。 杨氏微笑着摇了摇头:“你我之间何须客套,我来你这儿,一是来给你送药,二来便是听了周氏之事,想来看看这芙蓉膏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一到芙蓉膏,杨氏的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杨氏跑到偏殿仔细观察着周氏的情形,不时着各种药材的名字,身后的女官刷刷书写。 “先这样,你们去太医院按方抓药,熬好后给周氏灌下……” 杨氏一拍手:“多好的药人啊……” 随即,她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讪讪道:“可惜了她腹中的孩子!” 果然如此! 贾琮的嘴巴抽了抽,搞医学的就没几个正常人。 似乎察觉了周围饶诡异安静,杨氏有些尴尬:“贤妃meimei,我只是想试试,能不能帮周氏解这芙蓉膏之毒。” “那你便放手去做吧!” 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众人一跳,所有人忙下拜行礼。 “妾身给陛下请安。” “臣拜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恒瞅了一眼被偏殿中昏睡过去的周氏,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之色。 那女饶腹中,还孕育着自己的孩子…… “都起来吧……贾三,扶你祖母起来。” 回到正殿后,刘恒脸上的痛楚之色已经消失,也没提周氏的事,反而亲切的与贾母闲扯了好一阵的家常。 直到元春派去储秀宫的女官面色凝重的回来,正殿中的气温似乎都下降了几分。 “陛下,娘娘,罗贵人上吊自尽了!” 月票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