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在东北 (第1/2页)
画面一转。 1934年至1936年三年间,日伪军仅在通化地区就烧毁民房1.4万间,废弃耕地33万亩,将1.2万户居民赶入“集团部落”(当时农民称之为“归大屯”)。“集团部落”,就是把散居各地的人家强行集中一处,一个“部落”通常为百户左右,也有更多的,最少不低于50户。周围筑两丈左右高的围墙,四角建炮楼,墙外挖壕沟,拉上铁丝网。“部落”内除由青壮年组成“自卫团”,还驻扎警备队,有的是伪军,有的是日军。选址都是交通便利处,并修筑警备道,有警备电话,与县城和附近“部落”连通,一处遭袭,别处即来增援。平时进出搜查,粮食、盐、布匹等等,凡是“抗联”需要的一切,严禁带出“部落”。人还要登记,叫“挂号”。来客人要“挂号”,串亲戚要“挂号”,不“挂号”就会被视为“通匪”。来客人要有“居留证”,串亲戚得办“行路证”,上山打柴,下河抓鱼,都得有证,连到河边挑水也得有个火印木牌。 1933年春,“集团部落”先在吉林省磐石县试行,之后陆续在包括热河省的东北四省推行,1938年基本完毕。用当年“抗联”文件中的话讲,“遍地的集团部落。 可“遍地的集团部落”后,根据地、游击区成了无人区,“抗联”与群众分离了,就像鱼儿没了水、瓜儿没了秧。从此天大房子地大炕,野菜树皮是食粮,饿死冻死的比战死的多。 日军还在吉林东部实行“三光政策”,一年间屠杀10万吉林人民。并对抗联进行频繁讨伐。使抗联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把东北作为征服中国的战略基地。东北抗联的存在,似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动摇了日伪反动统治,敌人称杨靖宇为“满洲治安之癌”。 1940年,韩易世告别父母,从老家出来。 在韩易世的建议下,刘福林的申请下。 “我入不入党有影响我做事情吗?” 韩易世与刘福林静静的看着对方。 韩易世与刘福林在东北这一片土地重逢。 游击部队一共15人加上韩易世16人,开始的纵横东北的传奇之旅。 194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杨靖宇孤身一人,在蒙江县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战,韩易世与刘福林这时杀出,两人直接顶着敌人的火力以敌军对射,凭借高速移动,极快杀伤敌军,吸引敌人向自己二人合拢。 “怪物,子弹都打不死。” 杀到最后,日伪军都为之胆寒。怪物,mama乱喊乱叫亡命逃离三道崴子,叛徒程斌被当场打死。 刘福林与韩易世打正面,吸引敌人火力。其他14名队员则直接锁定司令部,干掉警卫连,活捉长岸谷隆一郎。 “我是杨靖宇,抗联军长兼政委,谢两位搭救。” “韩易世,见过杨军长。” “刘福林,游击队队长,前来支援。”拿出凭证给到杨靖宇手中。 双方正式会面。 以韩易世与刘福林也战术核心,凭借刀枪不入,正面吸引火力,;凭借高速快速杀伤敌寇。14名队员实行斩首行动。 一股股的杀伤敌寇。 1940年6月,杨靖宇再次把抗联队伍建设壮大。 兵分两路,联动作战。 “这些畜牲!” “必须要打掉他们!” “这样的血,真的脏!” …… 韩易世他们收到消息。 活ti剖: 一个号为马l大的特别项目进行人 试验: 受试验者从中国的住民中抓来,也被称为圆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