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吵起来!狠狠的吵起来! (第2/2页)
br> “谁都知道孔圣心中的大同盛世不可能实现,但孔圣不也坚持了一辈子?甚至儒家学派之中,也有很多儒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这里我要批评一下他们不懂变通,但也必须要佩服一下他们的坚持。” “这个世上,很多事情确实很难做,但不能因为难做连最起码的坚持都没有了。” “墨圣至今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尽管墨圣死亡之后,墨家大概率会灭亡,真正的传承也会断绝,但起码墨圣自己还在坚持,墨家未来只要传承不灭绝,就会不断有人坚持。” “这就是理想信念的作用!” “可是在公子非的讨论中,我没有看到理想信念的部分,我看到的就是如何通过妥协,提高法家弟子的执政效率,提高法家弟子在统治者心中的地位,这就是一门为了统治而统治的学问。” “这样的法家,作为学问去钻研很好,但作为理想信念呢?” “未来,当法家士子们开始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的时候,其他人直接说:你们法家的集大成者公子非直接就觉得君主比法律要大……” “那个时候,儒生会觉得道德信念比君主重要。君主如果违背了道德信念,做出了一些极端不齿之事,会有儒生装作看不见,但也会有儒生站出来反抗。” “那个时候,如果墨家还没灭绝,也会有墨家学徒站出来反对君主的某些行为。可是法家呢?” “像儒家的孟轲,直接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圣更是直接觉得君主什么的哪里有小民重要。” “你可以嘲讽他们不切实际,但你不能从根子上就去否定他们。” “此刻的公子非,我看到的是冰冷的道理,我没看到炙热的理想。” “今日的法家,可以自我以下,全都遵守法网。明日的法家,就会变成,自君主宠臣以下,人人平等。到了后日,就会变成自大夫以下,人人平等。而等时间到了大后天,可能就会变成当官的一个法律,庶民另一个法律。” “哎,最后再说一句吧,公子非的想法确实很天才,很多理念说的也很透彻,未来的法家也一定会受到主君们的重用,谁不喜欢这样好用的棋子呢?可这样的法家,我不喜欢,很不喜欢!”
最后则是落款:稍微还有点儿理想化的鬼谷先生座下无名弟子。 看着这篇文章,公子非的心里有些复杂。 第一次有人这么骂他,真的是第一次。 不过,也就稍微有点儿触动,也就是一点点,随即韩非子就拿起了笔开始反驳,他也要写文章,这一次他有点儿理解之前一直写文章和这家伙辩论的太平道人、王巨君、范氏少伯、公子斯等人了。 “周礼早已失去原本的效力,已不具备约束贵族的能力。” “这时,如果能做到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就是一种极其巨大的进步。”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和儒家、墨家等学派最大的区别就是,法家讲究的是实践,治国能依靠孔圣讲的那些道理吗?不能!” “治国,能依靠墨家吗?” “不能!真正的、合格的墨家弟子,实在是太少了。” “治国,能依靠周礼吗?” “不能,周礼早就礼崩乐坏了!” “唯有法律!” “法律的应用是方方面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儒生们不可能一次性建设出理想中的大同之世,墨家子弟也不可能一瞬间就把国家建设到大同之世的地步,法家一样做不到!” “王在法下,这是法家的最终目标,但此刻考虑到天下现状,王在法上,贵族在法下,庶民、野人在法下,更利于实现。” 你跟我讲理论,我跟你讲实践! 你跟我谈未来,我跟你说脚下! 反正,写文章反驳什么的,公子非不怕。 喷人而言,又不是不会! 反而还可以通过辩论,让世人更好的了解法家的真谛,顺便去扒一扒儒生的裤子,让大家好好的看一看瞧一瞧,这群儒生真不是个东西…… 儒生:你们俩对骂,为什么受伤的是我?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将主君之下的所有人置于律法之下……” 看着正在不断写文章的公子非,李斯微微点头。 他一开始的时候还担心公子非被这位大喷子一喷,直接喷傻了呢,如今看来,师弟比自己想的优秀多了,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 可不是嘛,法家要解决的都是实际问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派。实践性强的学派,那就很现实,干啥都很现实。 至于儒家这样的嘴牌学派,学的道理那是真多,可那些道理全都是些个人修养方面的,于治国有何用呢? 道德君子会种地吗? 道德君子懂练兵吗? 道德君子能冶铁吗? 道德君子会收税吗? 道德君子除了讲道理还能干啥呢? 想到这里,李斯也开始写文章反驳。 这一刻,甚至就连河内郡的李悝都开始写文章反驳了:“法家又岂是如此不便之物?王在法下,那是最终目标,当前阶段,能实现贵族在法下就已经是巨大进步了。有些人自己不治国,不执政,就理解不了治国的难度,天天就会在台下喊口号,口号喊的一个比一个响,可是你问他怎么做,他立刻就闭嘴了!” “指责其他人很容易,找到问题也很容易,可自古以来最困难的就是解决问题!” “你要是问他如何实现王在法下,他就会顾左右而言他,立刻闭嘴,跟你换个话题,就仿佛刚才这些话都不是他说的一样……” 不久之后,这些文章就都被投稿了,也都到了姜华的面前。 看着这些文章,姜华就很满意,吵! 一定要狠狠的吵! 不吵哪来的关注度?哪来的流量? 百家争鸣,你们不争不吵,怎么行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