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尼尔森二 (第1/2页)
哈兰德领主正文卷第三百二十五章尼尔森二虽然洛萨盆地到威廉堡道路已经修通了,铺上了石板路,但是冬季一旦降雪,积雪依旧会堆积在山谷,将道路堵住,禁止大军通过。李察也只能带着少数职业者军官翻山越岭。 十月二十八日,李察又一次来到尼尔森地区。 今年是尼尔森地区并入哈兰德领的第二年,去年安顿在这片区域的两万契约奴,今年已经恢复了生产,此外威廉堡地区的次子、次女今年也有上千个家庭迁徙到尼尔森地区附近。 哈兰德领一直执行长子继承制度,次子、次女并没有财产继承权。等次子、次女长大了,除了去附近的城镇、厂矿工作转化为市民、工人,只能选择去荒凉的地区开荒,才能够分到田地,要不然只能待在家中,受尽大哥大嫂的白眼。 受人白眼无疑会伤到自尊心,哈兰德领的很多年轻人只好选择离开家乡,在政府的组织下开荒,为自己打拼。 尤其是尼尔森地区,位于黑河两岸,土地非常肥沃,地处哈兰德领地南部、远离兽人,更是开荒的热门地区,每一年都有很多人报名。 这块领地并不算荒地,尼尔森家族在这里经营几十年,开垦了四十多万亩土地,修筑了三座城堡,几十个村庄。 迁徙到这片区域的自由民,都有现成的房屋居住,不需要住简陋的窝棚。 相比去北方前线开荒,去尼尔森地区无疑是一件美差。能分到尼尔森地区的,大部分都是首府威廉堡附近的人。 去年尼尔森地区分到了大约六百个自由民,今年分过来大约两千五百多人。 这些新分过来的自由民,尽管都是次子次女,没有房屋土地继承权,但是父辈多少会给他们一些经济支持,每个人身上都能分一部分现金。 尽管刚刚定居下来,生活已经趋于稳定。 李察轻车简从,带着十余人又一次来到了河湾村。 河湾村位于黑河拐弯处,距离费林城堡十几公里,距离铜山镇更近,只有四五公里的路程。 河湾村归属菲林城堡管理,归属盐湖县,铜山镇则是格雷福森县管辖的城镇。 这块地方算是两县交界之地,但是人口并不算稀少,黑河两岸共有十几个村庄,方圆几十里人口加起来超过万人 随着常驻人口的增加,生产的恢复,李察已经准备调整行政规划,新建尼尔森县。这个县经济已经恢复了大半,人口也超过了三万人。 盐湖郡是哈兰德领优先发展的区域,李察大量向这个郡投入资源,最近几年先后修筑了尼特堡、伊姆堡,驯鹿堡、北界堡等几座堡垒。 今年年底,李察准备在盐湖县新建尼尔森县,伊姆县,尼尔森县下辖远尼尔森子爵领,伊姆县下辖伊姆堡、尼特堡地区,算上尼特堡中的驻军,这个县的人口也超过了两万人。 现在盐湖郡已经有格雷福森,盐湖,尼尔森,伊姆四县。 其中格雷福森县发展的最好,是哈兰德领知名的大县、富县,总人口超过了八万,领地内不仅农业条件好,工业发展也非常不错,尤其是铜山镇,是哈兰德领炼铜、制铜的中心。 盐湖县的开发速度也非常快,是哈兰德领盐业、天然肥料产地,李察还准备在这个县重点发展盐化工,随着不断投入资源开发,盐湖县的人口也超过了四万人。 整个盐湖郡,统计人口已经超过十七万,郡内有主力、辅兵一万四千驻军。 李察去年就视察过河湾村,今年再次来到这个村庄时,发现庄村中的人大部分背着粮食,排队在磨房磨面粉。 能吃上面粉,足以说明哈兰德领自由民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 北疆其他贵族领地的农奴,能吃上一顿麦饭,已经是晨曦女神的眷顾了。他们大部分的食物,是红薯干,是麦粥,夏秋季节还会挖野菜,吃树皮草根。 磨房是去年契约奴修建而成,使用水力驱动,为了修这个磨房,当地政府在村庄口修建了石质水渠,修一座水力驱动的大型磨房,以这个时候的生产力来说无疑是大工程。 现在即将进入十一月份,按照往年的气候,黑河在十一月上旬就会结冰,十一月下旬封冻,眼看村中的水力磨坊即将不能使用,村里的人纷纷排队,想要趁着黑河水没有封冻,抢时间将家中的小麦磨成面粉。 李察的记忆力非常不错,在人群中又一次发现了克莱顿。 过了一年,克莱顿的生活状态无疑好了几分,此人是这个村庄的村长,当上了村长还能排队,李察对于克莱顿治理的村庄无疑多了几分信心。 克莱顿的长兄参过军立过功,他的二哥也是公家人,这种家庭在哈兰德领算得上根正苗红,上升渠道也远超新移民。 见到了李察等人,克莱顿想了片刻,忽然脸色一变,同身边的村民说了几句话,将独轮车上的粮食交给了同伴照看,一路小跑过来。 李察一行刚刚下马,就见克莱顿躬身行礼,气喘吁吁的说道:“公爵老爷,气候寒冷,去我家喝杯热茶吧!” 李察摆了摆手,非常客气的说道:“克莱顿,我们又见面了。今年你这个村子共有多少人?” 克莱顿熟练的答道:“尊敬的公爵老爷,今年村庄中分来了六十五户自由民,算上去年的二十户,如今村庄中共有八十五户自由民,共有三百八十四人。” “我记得去年你们这个村子中居住着五百多名契约奴,今年怎么看不到了?” “回禀公爵老爷,村庄今年有了足够的人口,恢复了生产,契约奴大部分调到了其他地方。” 李察稍微想了想,继续问道:“我记得你们村子共有三千亩耕地,一百多劳动人口,能否耕种的过来?” 克莱顿答道:“因为一部分土地需要休耕,我们村庄实际上需要耕种两千亩土地。平均到每个劳力需要耕种十几亩,农业生产离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