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乃我开_223大凶,暴风雨将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3大凶,暴风雨将来 (第2/3页)



    “嗯,那就睡觉,明天还有去调试纱车。”

    赵蛮勾了勾唇,一脸正色,“我给你宽衣。”

    说话间,认真又仔细的将余淼淼的衣服都脱了,小心的避开了那双还吊着的胳膊,余淼淼身上陡然一凉,在赵蛮灼热的目光下,又像是要烧起来。

    赵蛮的嗓子有些哑:“该生的孩子也得生,还得生许多。”

    说着,虔诚的摸了摸她的小腹,见他这样,余淼淼心里一热。

    先前是她有担心,后来见赵蛮期待孩子,她虽然心里觉得时机不到,危机四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麻烦,可也没有再避开受孕日,他们该做的事情也没少做,可是却一直也没有动静。

    见她神色恍惚,赵蛮狠狠的叼住她的嘴,欺身而上,外面的闹腾统统都不及他此时的攻城掠地、生孩子更重要,尤其他还是一个被认定无子嗣的人,命里缺,总要比常人艰难一些,不过,有句话不是叫勤能补拙么。

    这一夜,除了这屋内一夜颠鸾倒凤,余淼淼在快要天亮的时候昏睡过去。

    外面可没有这么平静。

    柳树屯、房陵城见到了完整的血月,虽然是发生在子时,但是叫起夜的人见了吓得魂飞魄散,一传十、十传百,都被闹醒了,几乎是无人好眠,全城亮如白昼。

    知县、知府连夜写折子,派人送往上级,并想着安抚百姓的法子,还得担心有些心怀不轨之人,趁着血月闹事,要知道,血月兆示人间正气弱、怨气盛,若是有心人以此为借口,召集流民,演变成民变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些关节,在房陵当了这么多年父母官的刘亭洲自然知晓,也心有警惕,并且率先就想到了房陵最大的刺儿头赵蛮。

    赵蛮的五万兵马还没有找到,这时候要是再有流民加入,那事情就要超出控制了。

    庆幸的是,除了赵蛮,房陵城内流民大多已经安置妥当,只有少数聚集在官府提供的房屋内,人数也不多,刘亭洲派了人过去,分散开了,这些人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只要乱子不发生在房陵城内,他这个知府就没有影响。

    房陵因为是流放之地,还有个依仗,与边塞之地一样,城外安排了驻军镇守,倒也不用过于担忧。

    其余见到血月的地方也是百姓惊恐,官府人仰马翻,他们虽然没有赵蛮,但是流民问题就是老大难。

    平时保证这些流民不饿死,等到灾情过后,遣散回家乡去,也就了了。可此时若强行武力驱散,就怕里面有人挑唆,借机生事,但是若任由他们聚集在一起,总是存在隐患。

    总之,各有各的忙碌。

    再说房陵,等到房陵父母官刘亭洲,忙了一天一夜勉强将诸事安排妥当,身心疲惫的回到家里,才发现本该在书院的儿子,居然不在书院里。

    刘亭洲因为对余小姑的心意,与和离回家的刘思婷的矛盾越发激烈,刘衍夹在中间十分为难,平时干脆就住在书院里,也甚少回家,这次过完了中秋节,刘思婷和刘亭洲又是一番折腾,不需要毕阔喊,刘衍直接就跟着他到了柳树屯。

    刘亭洲虽然派了探子在柳树屯,但是他不问刘衍,那些探子也没有报刘衍的下落。

    等他知道刘衍在柳树屯,顿时心里一惊。

    他对发妻没有什么感情,但是对这个儿子是真的疼爱的,而且刘衍还是他唯一的子嗣。

    他此时认定是赵蛮的阴谋,钳住自己的儿子以图威胁,急的满头是汗,勉强稳住,才没有直接去柳树屯要人,而是先去问了乔家,那乔衡也在柳树屯赵蛮手中。

    乔魁一介武夫,倒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应该只是巧合,这段时间他们往柳树屯去的很勤,不是临时起意的,说是做水力纱车。毕竟推算出来血月是有难度的。司天监都没有算出来,不然早该驱散流民了。”

    他不知道,最近大宋不少地方旱情严重,司天监又算不出来何时又雨,缓解干旱,已经被官家训斥了好几回了。因此只求夹着尾巴做人,让官家找道士求雨去吧

    是有官员推算出来血月,可血月乃是大凶之兆,有“血月现,国将衰”的传言在前,就更没人敢在官家面前提及了。

    况且天象之事向来变数极大,万一奏报了,血月没有发生,那就是对官家不满,说他治理的不好,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可要是没有提前算出来,只是能力有限,也不是死罪。

    刘亭洲倒是很快想通了这些关节,“赵蛮或许有得悉消息的渠道,再兼之毕阔的父兄先前任职司天监,他能够推算也是可能的,毕阔跟赵蛮走的很近,这次正是毕阔带着几个孩子去柳树屯的。”

    刘亭洲已经开始怀疑毕阔了。

    乔魁听刘亭洲这么一说,顿时怒目圆瞪,一拍桌子,“那就直接去接回来,就不信他赵蛮还敢拦着,要是拦着,正好找到由头将他一网打尽。”

    刘亭洲有些犹豫,他担心要是激怒了赵蛮,鱼死网破呢乔魁儿子一大群,他只有一个独苗。

    不过想着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迟疑的点了点头。

    两人自然也没有亲自去,而是找了个由头,各自遣了自家的一个小厮去柳树屯接人。

    两家的小厮都是得了自家大人的嘱咐的,也知道个中厉害,等顺利进了赵家,却都扑了一个空。

    原来,毕阔带着人调试水力纱车去了,那作坊所在地有些远,这两个小厮虽然焦急,却也不敢耽搁,两人严肃的商量了一番,决定一个回去报信,另一个留在这里等人。

    在外等消息的刘、乔二人自然又是一番计较,以为这是赵蛮的推脱之语,各自心焦。

    看着两个小厮如此严正以待的样子,余淼淼觉得有些好笑。

    她的确最先是打着扣住刘衍、乔衡的主意,被赵蛮点破之后,她只能感叹一声,这年头当绑匪也不好当,她的确是关心则乱了。

    通讯不便利就是关键的一点,以秦州之胜局为例,这都几天了,也没有收到官方的消息。

    同样的,血月之事,就算是有人以此做筏子指使刘、乔二人对赵蛮做点什么,可也没有这么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