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成为千万富翁 (第2/2页)
北郊的那套房子直接损失是六十万,没有把这套商铺拿下,间接损失就是几百万。 这笔帐算完,全家人都炸锅了。这个怨那个不该鼓动卖房子,那个说这个办事太草率。这个又说他花钱太厉害,他又说你不懂规划。 而杨叶心里也闹腾的厉害,心里跟砸了酱油铺样儿,特别不是滋味。大半年时间里,他一提到这件事,心里都像在流血。 这倒不能完全说杨叶心里脆弱,毕竟如果他们家把钱投到铺子里,那全家资产就翻一翻啦!等再干几年,还完商铺的利息。就算他家人天天睡大觉,光吃租金都够生活啦!可这样的机会却和自己擦肩而过,搁谁身上,谁不心疼呢? 等杨叶心绪慢慢平静下来,他不断地在手机上翻越关于楼市和投资的视频。然后不断思考着,到底什么才是他们家这次犯重大失误的原因?整个家又缺少什么样的素质? 杨叶得到的答案是全家人没有一点理财的概念。这笔财富擦肩而过,并非天时不到,全怪人谋不周。 首先他家对北郊的房子就没有足够的认识。那套房子不止是居住用的,更是一件商品。这才是它的实质,它可以抵押,可以贷款,可以租给别人收取租金。等于是个活钱包,有事就拿钱,没事生利息。可他们家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认识。 杨叶有这样的认识,也是在房子卖了一年才有的。那时豪豪准备用房子做抵押向银行贷款,杨叶联想到自己北郊的房子,当时悔恨的扇自己耳光。
其实把房子卖了去买商铺,也是个不的选择。可是动辄几百万,这简直就是改变命运走向的大事儿。全家人都没有好好考察下,多问问身边人学习经验。 好好考量下要投资的商铺是否合适入手。既然是小区商铺,首先就应该考虑小区的入住率,有人就有消费。其次还要考虑一年收租的情况,和对银行利息的计划…… 这些最基本的通通都没有,杨叶的父亲听苗圃说,要买商铺就把房子卖了。卖了以后,以为风险太大就不敢买了。不买以后,手里的巨款没一两年就转干了。这整个过程如同小孩子过家家,没有一点点的严谨态度。胜败有凭,夫复何为。 这让杨叶想起了历史上的李闯王和洪秀全。这对枭雄都曾问鼎江山,差一点点就可以开创一个新的王朝,可最后都功亏一篑。 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农民的思想限制,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谋划战略。一旦成了暴发户,就会纵情享乐。所以五千年的历史大都是贵族取代贵族,农民逆袭却不常见。 当然啦!杨叶家只是平头小老百姓,是不能跟这些历史上的大人物相提并论的。但是道理总归都是一样的,读史使人明智,说的不就是这吗! 杨叶也终于明白啦!钱这东西第一步是需要把它挣到手里,第二步是需要让它保值,第三步是让它升值。没有这三步,钱这东西不可能在手里长久。 任何生意的行情都有它的周期,而腐竹这一行也是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的高度发达,物流的高速流通,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一切的变化加剧,使得原来利润还好的生意,变得越来越没有钱挣。 杨叶家自己生产腐竹,自己卖腐竹,生产加工一条龙。就连加工腐竹的黄豆都没有经过批发商,而是从东北那里发过来,成本被压缩到了极致。可就是这样,都没有多少钱挣,到了淡季弄不好还要赔点。 不但是杨叶家这样,周围的生意人都这样。竞争一天天剧烈,使得改革开放的红利也进去了瓶颈期。 以现在这个生意局势,杨叶家就是再奋斗十年,也挽回不了因为错误理财造成的损失。一步错,步步错,满盘皆输。这话说的没毛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