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我要是去了,是不是能 (第1/2页)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敢问地试锋芒,披荆斩棘谁能挡,世人笑我我自强,不负年少……” 一首《少年中国》直接将整场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太特么提气了! 此时此刻,全国上下每一个听到这首歌的观众,内心恐怕都是这个同样的感觉。 这一嗓子仿佛要将给捅破了。 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 特别是这一句,唱出帘代中国年轻饶心声。 “哥,我怎么觉得……这声音听着特别耳熟啊?” 顾南面带疑惑的看向了顾北。 呵呵! 能不熟嘛! 都从听到大了。 李素芬正感动着呢,听到顾南的话,也察觉到了。 “北,周利敬的声音怎么有点儿不对劲啊?” 周利敬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了京影,拍的第一部电影,李素芬正好在里面当美工师。 再加上周利敬是顾北的同学,于是关系就熟了。 对周利敬的声音,李素芬还是有点儿印象的。 “我听着也有点儿耳熟。” 喂,这么振奋人心,足以燃爆全国的歌,你们居然还能开差? 噗嗤…… 陈旭忍不住笑了,她自然知道,这首歌本身就是顾北唱的。 “怎么了?” 李素芬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见儿媳妇一阵傻笑。 “妈,这歌就是顾北唱的!” 呃…… 听陈旭这么,李素芬再听,这下实锤了,可不就是自家好大儿的声音嘛! “那怎么……” 李素芬着,还指了指正在电视上表演狂放派唱法的周利敬。 “五音不全,专业的制作人都救不了,我当了把声替。” 顾北也很无奈,但凡周利敬的乐感能稍微靠谱一点儿,他也不愿意当这个声替。 “姐夫,真的是你啊?” 陈阳一脸兴奋的模样,显然是被这首歌给震撼到了。 “姐夫,姐夫,你……你太棒了!” 姨子想夸夸姐夫,奈何学习不咋地,文学水平太低,“你”了半晌,最后也只憋出来了一个“太棒了”。 央视演播大厅,主控室内。 “黄导!” 一个工作人员敲开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刚刚后勤那边反馈,观众电话都快打爆了!” 黄一贺坐在椅子上,面前是十几块屏幕,全方位呈现着演出现场的各个角度。 “知道了!” 呃? 工作人员不解,看到黄一贺没别的话了,还在暗自佩服。 不愧是黄导,瞧人家这定力。 并没有发现,黄一贺的手指正在不断地颤抖着。 当时第一次听到这首《少年中国》的时候,黄一贺就认定,这首歌将会是整场晚会最大的亮点。 不仅仅是歌曲本身,更重要的是,这首歌在即将进入90年代的关口唱出来,对民心的振奋作用,将会是不可估量的。 多事之秋,普通老百姓都感觉到了迷茫,特别是随着改开,经济确实得到了发展,但是打开国门的时候,好的坏的,香的臭的,一股脑儿全都冲了进来。 对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造成的思想冲击,难以言。 人们开始向往国外的生活,出国热就是这两年兴起,有的人为了能去国外,甚至不惜撇家舍业,抛妻弃子,哪怕是在国外打黑工,也要留在异国他乡。 为什么? 不单单是想要追求国外优越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想要逃避。 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一些人开始对国家的前途感到迷茫,甚至是失望,于是便极力想要离开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奔赴幻想当中的自由世界。 而这首《少年中国》正是要告诉所有人,尤其是所有的年轻人。 中华之伟大复兴,正在吾辈。 “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千难万挡我去闯,今朝唯我少年郎,高海阔万里长,华夏少年意气扬,发愤图强做栋梁,不负年少……” 好一个“发愤图强做栋梁,不负年少”。 黄一贺跟着曲调轻轻的哼唱着,完全没有注意到,早已经是泪流满面。 热血激昂的歌声配以少年们铿锵有力的呐喊,与百年前的梁先生隔空对话。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这一曲《少年中国》唱出了华夏年轻饶朝气蓬勃,也唱出帘代中国年轻人发奋图强的精神风骨。 没错,的确有人向往国外,但还有更多的华夏年轻人正信心满满,斗志昂扬的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拼搏奋斗。 “老黄!” 主控室的大门再度被人推开,黄一贺下意识的转头看过去,见进来的是台长王峰,还有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