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天分九境 (第1/2页)
说起灵源,就不得不提起之前所说的灵气。 云起已经知道修士们唯有吸纳灵气入体,然后加以炼化,才能为自己所用,从而施展一些神通术法。 既然要炼化灵气,自然需要先感应到灵气的存在,其次还需要能将感应到的灵气吸纳入体。 在所有的生灵中,只有极少数的生灵才能感应并吸纳灵气。 人族修士认为,这是由于这些生灵体内有一个可以吸纳灵气的源头,故而将此称之为灵源。 当然,妖族那边倒不叫灵源,他们将此称之为灵根,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 至于其他种族怎么称呼的,小册子上倒没写。 灵源最重要的属性是吸纳灵气入体的速度,这也是划分灵源等级的一个重要依据。 至于感应灵气的程度,倒是没什么太大区别。 一般来说,最低等的四等灵源吸纳灵气的速度缓慢之极,拥有四等灵源的修士大多数一辈子也进阶不了炼气中期,更别说筑基成功了。 而三等灵源则好了很多,身负三等灵源的修士,他们中的一大半人都是可以晋入炼气后期的,从而有了筑基的可能。 至于能不能筑基成功,就得看造化了。 看到三等灵源的修士大多数只能修炼到炼气后期,云起傻眼了。 他一直以为自己将来活个千八百岁是没有问题的,可他也清楚的记得当初李凌峰说的那句“修为高深者,便是寿享千年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他现在还不清楚炼气后期是什么境界,但明显不可能是“修为高深”的那种。 云起黑着脸继续看下去。 如果说四等灵源和三等灵源的拥有者还算常见,但身负二等灵源资质之人则极其罕见。 拥有二等灵源的修士只要不遇到那种特别离谱的瓶颈,或者英年早逝,基本都是可以筑基成功的。 这让各大宗门对二等灵源弟子重视之极,毕竟这些都是妥妥的筑基期种子。 看来李师姐将来筑基成功是没有问题了! 云起黑着的脸总算恢复了正常,他为李素白的二等灵源资质开心不已。 至于一等灵源,小册子上只写了一句“百年难遇”就没更多的介绍了。 关于灵源的说明就这么些内容。 云起捧着小册子,暗暗思索起来。 从小册子上说的来看,只有三等灵源以上的弟子才值得各大宗门培养。 毕竟四等灵源弟子基本一辈子都筑基无望,所以各大宗门招收弟子的标准都是三等灵源以上的资质。 而二等灵源的弟子自然就是门派重点培养的精英了。 至于一等灵源弟子,小册子上既然写了“百年难遇”,那多半是凤毛麟角,云起就自动忽略了。 云起这么想其实没错,但各大宗门之所以放弃四等灵源,主要是由于拥有三等灵源的人是最多的。 反而拥有四等灵源的人数要比三等灵源少得多,所以各大宗门才舍得放弃四等灵源资质之人。 要是三等灵源像二等灵源那样少的可怜的话,各大宗门是说什么也不会放弃四等灵源的。 毕竟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总有人能够打破不可能,筑基成功的。这些却是小册子上未曾提到的。 想到这里,云起为自己拥有三等灵源感到庆幸不已。 要是自己拥有的是四等灵源,说什么也不可能进入天云宗这样的宗门修行的。 他想起了刚才的“炼气中期”、“炼气后期”这几个词,连忙拿起小册子在目录上翻找了起来,终于找到了“境界说明”这个章节。 “境界说明”不像之前那些仅仅一页,它足足包含了好几页,似乎复杂之极。 云起不急不躁的细细读了起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实际上到底是多久,编撰这本小册子的人也不知道,估计他能找到的所有古籍都写得是“很久很久以前”...... 那个时候得人族还不懂得修行之法,只是如现在的凡人这般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着。 直到有一小部分人感应到了灵气,并渐渐摸索到了吸纳灵气修行的方法,修士才真正的出现在了天地之间。 虽然这些修士只不过比凡人无病无灾的多活了数十年,但是修士们已经意识到吸纳灵气修行不仅可以强健自身亦可以延年益寿。 出于对长寿的渴望,无数的修士开始尝试各种办法来突破当前的修为瓶颈,只是均以失败告终。 在这个过程中,修士们渐渐的完善了当前的修行法门,他们将当前的境界称之为“炼气期”,寓意炼化灵气,强健自身。 后代的修士们又对“炼气期”这个境界进行了细分,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小境界。 至于这三个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