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鸡旅行记(附录欲望是一切的根源) (第2/2页)
,为了让孩子考进名校,可谓费尽了精神和心机。 为了成为好学生,得到学校老师的表扬和认可,为了进入一个好学校,给父母争光,成绩差的学生被逼着拼命补习追赶。 成绩本来就不错的更加不敢松懈,害怕掉队,被别人超越。 年纪,就开始在内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少年时代,本该是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纪,而他们,却不但失去了玩耍的乐趣,还要背负无比沉重的负担,甚至连正常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都不能够保证。 过于强大的压力,很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 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患上焦虑症,抑郁症,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其实,过分强调成绩,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对他们日后的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学生最终还是要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的。 以后的工作、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来配合。 比如动手能力、创造力、理解表达力、沟通能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等等。 学校应该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人。当然这也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教养。 “难得之货”,也就是稀有之物。 物以稀为贵,稀有物品比普通之物价格高一点也是正常的。但无限制的去夸大其价值,并从中谋取暴利就不可取了。
稀有的东西自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所以它就成为了拥有者炫耀的资本,甚至高贵身份的象征。 于是攀比者就出现了,更多的人也想得到它。 但因为少,买不到怎么办?就加价买,结果价格越抬越高。 比如钻石、黄金、玉石、古玩等物品,一些人为了拿来谋利,不惜铤而走险。 偷盗,私自开采,屡禁不止,为此犯罪甚至丧命的人也不在少数。 还有一些人,为撩到动物制品,有多少动物被残忍无情的杀害。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如果不把上面所的东西当宝贝,不去炫耀,没有人去炒作,没有暴利,也就没有人为获利而心生歹念了。 人,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当然会有其它的欲求。但是,除了少数本能的欲望,大部分物欲都是由外界刺激引发的。 比如那些奢侈品,定价异常高昂。可有些人,月入不过万,手头也没有多少积蓄,却宁肯吃“土”,也要去买几万、几十万的名牌包、手表,衣服之类的。 就是因为这些奢侈品被披上了时散高级、尊贵的外衣,普通人内心渴望成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虚荣心作祟,便有了这些不理性的行为。 这样的人,虽然虚荣心得到了一时的满足,可带来的却是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也并不能带来幸福指数的提升。 人生在世,皆有名利权财色等欲望,清心寡欲之人少之又少。 这些欲望,使人内心躁动,难以清醒。 欲望,是一切烦恼、纷争、罪恶的根源。 所以老子,只有净化民众的心灵,让他们静心寡欲,宁静淡泊,同时让他们吃饱穿暖,多运动,强身健体,才能简单快乐的生活。 “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是评价老子时,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一句话。 其实,无知无欲,是一种精神上的修行,是“不知道去追求名利及物质财富,没有过多欲望”的一种思想状态。 这样的话,社会上民风淳朴,没有纷争,民众安居乐业。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 无为不是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而是一种修为,一种思想境界,是最接近道的。 正所谓“道法自然”,无为就是有为。 我们现代人,社会压力很大,要想做到无欲无求是非常难的。但越是这样,我们就越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欲求越多,烦恼就越多。简单才能更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