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 教(附录他们不知道你究竟有多美) (第2/3页)
> 好在,陈丽臻的愿望并不是成为一个专业的芭蕾舞演员。但即便是这样,她所必须付出的辛苦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 想象:劈叉、下腰、一位手、二位手、前擦地、后擦地、一哒哒、二哒哒…… 十五岁时,作为海州市的唯一优胜者,陈丽臻参加了在省城举办的“希望之星”全省模特儿大奖赛。 虽然还没有开始正规的模特儿训练,但陈丽臻在舞台上如鹅般轻盈的脚步与斜视左上方四十五度的高贵气质,仍然赢得了一片喝彩声。她顺利晋级了最后的决赛。 陈丽臻最终获得的是“最具潜质新秀奖”。专家评委们对她的评价是:她绝对是未来的冠军选手。特点鲜明、鹤立鸡群,但在专业性方面有所欠缺,通俗地,她的猫步走得不太标准。 当然,在综合素质方面,她也答错了两道题,可惜了,这影响了她的最后得分!——这是新增加的比赛项目,专门针对社会上指责文艺圈不注重文化修养而设定的。 陈丽臻在答题过程中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成了一对中国的姐妹,而将发现美洲大陆的人误为了哥白尼。 陈丽臻对此做出的回应是,在继续保证芭蕾舞训练的同时,又参加了一个模特儿培训班。 为此,她基本中止了学业。当然,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在她的书架、床边,迅速堆满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中华蒙学丛书》这样的皇皇巨着。 父母亲做出如此重大的让步,支持陈丽臻实现自己的理想,完全因为专家评委们对她的断言。他们都坚信在下一个年度的角逐中,陈丽臻必将赢得桂冠,并因此踏上灿烂的星途。 然而,陈丽臻十六岁时所参加的“希望之星”全省模特儿大赛却几乎空手而归。由于开始实现羚视现场直播,她赢得的是“最受观众喜爱新人奖”。 这个奖项是由观众打电话进行投票评选的,因此根本不具备任何权威性。 比赛过程中,陈丽臻一直没有遇到任何挑战。她完美的表现赢得了现场所有观众与评委的认同。最终与大奖失之交臂,问题主要出在陈丽臻自己身上。对,准确地,就是出在她的身体上。 比赛的最后一项,是晚装展示。 陈丽臻穿的是那种无吊带连衣长裙,可问题是,她比其他的女孩都发育得晚些。就在她信心十足地走向镜头的时候,那件略显宽大的晚装轻轻地滑落下来。 用现在流行的话,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走光事件。陈丽臻迅速地抱胸并蹲下身去。 这个事件导致了两个直接后果:这是唯一一届金奖空缺的大赛。 谁都知道,那原来是属于陈丽臻的荣誉;而从此以后,电视台都采用了录播的方式播放比赛进程。 对于陈丽臻而言,这次比赛真正的收获是专家评委们的现场点评:太可惜了!她原本是理所当然的金奖得主。她输在了勇气上,为艺术献身的勇气!她就不应该蹲下身子去,相反,她应该勇敢地走下去,走出自己的信心与美丽。 她将它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陈丽臻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体上。 她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十七岁。 姑娘十八一枝花。在十八岁上,陈丽臻终于认定自己已经是一件成品了。 她选择了走出家门。唯一让人稍感意外的是,她不是去了省城而是直接去了大上海。 省城有什么好混的?就算是拿了个全省金奖又能怎样?!按我现在的实力啊,前年那个金奖就应该是我的。可我现在不在乎它了,要拿啊,就该拿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金奖。 我现在已经具备了所有的条件了,你们等着看吧!就这样,陈丽臻信誓旦旦地离开了海州剩 我们知道,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模特儿专业学校。全新的竞争环境和课程,让她的信心稍稍地有了些收敛。在老师们的劝导下,她耐心地等待着绽放的一刹那。 十九岁的时候,陈丽臻开始走进了全国的电视屏幕,但每每都被挡在了决赛的门口。 用老师们的话,对于一个新手而言,你的成绩已经非常可喜了。现在,对你来最重要的是混个脸熟。以你的实力,等专家评委们都认识你时,金奖,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错不聊! 二十岁,就像老师们的那样,陈丽臻的事业踏上了崭新的台阶。她一年里收获的荣誉甚至超过了老师们曾经的总和。 无论是专业的模特儿比赛,还是各种名目的选美大赛,她都能顺利地进入决赛圈, 并抱回一两个奖杯来。开始时是“最佳新人奖”、“最具潜质奖”,其后是“最上镜奖”、“最受观众喜爱奖”、“最佳台风奖”等等。令人奇怪的是,她总是无缘最高的金奖,甚至,一直都不能进入三甲。 这成了陈丽臻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