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论文又发表了 (第1/2页)
八人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这里是狮子城商圈,吃喝玩乐样样俱全。 约了妹子自然是不能去大排档了,所以今晚安排的是自助餐,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吃自己喜欢的菜品。 就是这里没有白酒喝,有些遗憾。 当然这是对沈嶙来说的。 他还想再从白酒里吸取木灵元。 他也没逃脱被大家逼着表演的喷气箭。 餐厅里其他看到的人都以为他那是在表演魔术,纷纷鼓掌,只有宿舍的兄弟才知道那是他的炼气术。 正当大家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沈嶙的手机响了一声。 这个铃声是邮箱的提示音,沈嶙特别设置的,就是想第一时间知道论文的评审进度。 今天早上起床时,他看到了论文已经进入特邀审稿人审稿程序的通知邮件,在为系统的高效喝彩之余,设置了这个提示音,为的是真够及时获得论文审稿的结果。虽然对系统有信心,但是他心里还是很期待的。想不到居然在这个时候收到了邮件通知。 他有些激动地拿出手机来查看,果然邮箱里有一份新的邮件。 但是这份邮件不是《Nature》编辑部发过来的,寄件人是伊莉莎·亨利。这让他有些失望,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等等,这个发件人的名字怎么有些熟悉。 脑里的影嶙马上告诉他伊莉莎·亨利是何方神圣,让他感到很惊讶。 想不到堂堂的日落帝国的皇家科学院院士、斯诺克斯生物学奖获得者会给自己发邮件。 一指点开邮件,手机屏幕上顿时刷新成了邮件内容,满屏都是英文。 说实在的,沈嶙的英语水平并不好,高考时英语成绩是几门考试科目里最差的一门,严重的拖了总成绩的后腿。现在也就是一般水平的英语阅读能力,让他阅读现在屏幕上的那些含有很多专业单词的内容,就有些抓瞎了。 不过对于有系统的挂B来说,这都不叫事,屏幕一瞬间就变成了满屏国语。 还是国语亲切啊!花了几年时间学的英语只有在上英语课和考试的时候才有用。现在用得上时却又水平不够用,还得依靠系统翻译。 开发一个即时翻译器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当做公司的首个实体产品,就是科技含量太低了。 沈嶙感慨了一下,开始阅读起邮件。 伊莉莎·亨利院士在邮件里首先对他发现SS菌落对微生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表示了感谢。提到了沈嶙的上一篇论文是她审稿的,表示她对于那篇论文里所隐藏的更重要的信息也很感兴趣,希望能和沈嶙一起深入探讨,如果能出成果,必定改变世界的纤维材料行业,也必将为蓝星的环保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这个日落帝国的院士还真厉害,这是第一个能发现那篇论文里隐而不发的内容的科学家。 沈嶙继续往下看。伊莉莎·亨利院士还对沈嶙能把SS变异菌落应用在微生物的发电技术上表示震惊,这种技术一旦全面应用,必将引起能源市场的变革。 在当今世界,能源的获取方式基本都是采用水电和热电,也有用核电,但因为安全隐患普及率还不高,只有某些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用的比较多;还有其他的比如风能和太阳能等等,技术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水电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蓝星上的水资源也是有限的,水电的增幅也趋于平缓。而热电就是利用化石燃料来烧开水获取电能。这里有一个能源转化率的概念。现在技术最发达的热能发电站的能源转化率也不超过36%。这说明获取热电是以严重浪费化石燃料和给蓝星造成巨大污染为代价的。 而应用SS变异菌落来微生物发电,不但有高达80%的能源转化率,而且被转化的有机物只要是有机物就可以,没有品质之分,也没有特殊要求。在蓝星上只要有阳光有水的地方,有机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可以用生活垃圾里的有机物垃圾充当原料,给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生活垃圾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 最主要的是这种获取能源的方式最后并不会产生污染物,一旦应用,那么热电所受到的冲击必将是天翻地覆的。 而此前科学界还从未有人提出微生物发电这个概念。 伊莉莎·亨利用了好几个赞语来夸奖沈嶙的这个发明,比如奇迹、无与伦比的高度,还有微生物发电之父。 所以她已经通过了论文的审核,相信《Nature》的主编汤普森先生不会让这样一篇论文埋没了。 邮件最后写着她会作为推荐人向斯诺克斯奖评审委员会推荐沈嶙参与下一届的评选。 沈嶙看着最后那一句就呆愣住了。 这个世界的斯诺克斯奖是蓝星最大的国际组织——蓝盟(相当于联合国)设立的一系列奖项。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