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9章:各方态度 (第1/2页)
李长安拆开信,扫了一眼,递给了身旁的顾卫道。 顾卫道看完之后,双目也是骤然一凝。 “这……” 他看向李长安,“晋帝竟然也在襄助?” 符道传世不仅没有受到抵制与镇压,反而还有官府的暗中支持。 虽不是明面上大张旗鼓地推动,但没有阻止各地供销局传播,实际上已经接近于全力支持了。 除了没有从朝廷,自上而下通过官府搭理倡导。 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毕竟供销局虽说是李长安建立,但本质上也是朝廷机构。 朝廷怎么会允许,供销局成为李长安的私人力量? 既然没有阻止,那就是在支持宣扬。 在百姓眼里,就是同一个意思。 李长安手里的这封信,是晋帝所写。 并没有什么繁复的圣旨规格,仅仅只是寻常的信件。 “普天之下的法门,只要对我大晋有利者,朕皆为一力支持!” “李长安,朕很看好你。” “你对朕活祭北方众城的事不痛快,朕可以理解。” “待朕重整河山,收拾五族,天下安宁,海晏河清,再亲自向天下人谢罪!” 信上的话,没有丝毫遮掩,坦然承认自己的心迹。 也正因为如此,给人一种气吞山河的王者之气。 不仅没有在意符道和文道之间,必然存在的隔阂与冲突。 反而站在了大晋之主的高度,接受一切可以对大晋实力提升有帮助的事物。 哪怕是违抗文道都在所不惜。 此等气魄,世间罕有。 李长安放下手中的信,不由感慨道,“不愧是晋帝,虽说不把普通人的命放在眼里,但的确有雄主之气。” 顾卫道也是万万没想到,在背后帮助符道传世的,竟然是和己方有直接冲突的晋帝。 “晋帝似乎对自己有无敌的自信,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征服一切的雄心壮志。” “和这样的人硬碰硬,难度极大。” 李长安随手将信放在蜡烛上,任由其烧成灰烬,“他活祭北方数千万人,只为修成如今之境界。” “手上沾染的同族鲜血,难以计数。” “我父兄也死在他手上。” “他再有雄心壮志不假,待解除五族大战之祸,再与他计较不迟。” “在此之前,我们维持震天府安定,耐心积蓄力量便是。” “大敌当前,其他事都要先放一放。” 随着《符道》一书传播的时间越来越长,另外三院一监的人,也都或多或少听说了符道。 本来并没有当回事,结果当有人准备转修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蹊跷。 符道和文道,竟然不能相容。 二者只能取其一。 想要转修符道,文道修为将无法保留,只能从头开始。 这与文道武道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截然不同。 符道的修行,极为霸道,而且修炼后的力量,更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普通人或许以为符道只是和武道类似,用来弥补文道的一种法门。 但三院一监的文士,哪里看不出来其中的问题所在? 当即逐层向上传递消息。 终于,一直在北方参战的三品大儒们,也拿到了《符道》一书。 嵩岳书院秦镇梁翻看着手里的《符道》,眉头紧锁。 其他刚从前线战场上退下来修整的三品大儒,见到此番景象,便上前询问道, “秦贤公,发生了何事?” 秦镇梁把《符道》的书封,给身旁的几位三品大儒看了一眼,“这是李长安的符文之道。” “李长安?”这几个三品大儒一听到这个名字,立马来了精神,“听说他也已经步入三品了?” “符文之道又是何物?” 秦镇梁眉眼间流露出丝丝担忧,随手在眼前布下几重虚影,将《符道》一书中的内容,映照在虚空。 “诸位不妨看一看,这符道的内容。” “不是一般的功法,而是要重开一道,传世成圣!” “这怎么可能?李长安不是有象棋之道的圣道之种吗?又哪里来的符道?就算要成圣,也该是宣扬象棋之道才对。” 这些三品大儒闻言,第一反应就是摇头,但当他们大致扫过《符道》一书上的内容后,都不禁停下了声音。 “这……这……” 众人的眼神闪烁,神情中都带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甚至有三品大儒气息不稳,脚下的地面无声碎裂。 哪怕只是粗略扫一眼,他们也能看得出其中的可怕之处。 这符道,分明是要把文道彻底打碎,成为当世的唯一法。 甚至连武道都要沦为边角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