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高考题材? (第2/2页)
是那些高考生们。 接下来就是参观学校,听取讲解。 本届高三340人,确定要考本科的,也就是要考四门的有四个班,文理各一半,共168人。 其余都是考专科,也就是只考语数英三门功课。 普高就是这样,估计很多人听都没听过,高考居然还有只考三门的? 而要考本科的168人里,国荣说,真正能够上二本实力的,估计只有30个不到。 能考上三本的估计也不到一百人。 三本大学在一线城市的家长们看来,那是看都不会看一眼的。 但对这里的人来说,那好歹是大学。 哪怕三本的学费会贵很多,但也足以开席了。 毕竟换做几年前,学习不行的早打工去了,像现在这样学习一般的居然还有三本这个选项,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 实际上在路平安看来,考三本还不如不考,浪费钱,但各地都有各地的情况,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的。 就像国荣说的一样,他指着一个高个子男孩,说他这回就可以冲击一下二本,哪怕只是三本,那也是他们整个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对这个男孩来说,意义也完全不一样,因为他可以借此彻底走出去。
的确,考上大学,对学生来说其实也不仅仅是一张文凭的事,而是代表着可以走出去。 对贫困地区的人来说,走出去,很重要。 而高考,算是对很多人来说,是惟一一条可以逆天改命且公平的大道了。 只可惜的是。 能明白这一点的人其实并不多。 接下来,众人按照流程走了一圈,然后去吃饭,明天誓师大会再来。 吃饭时候,老师们就说起了这件事。 “有很多学生其实天资都不错的,但就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法沉下心来学习。” 老师们开始举例。 有家庭情况导致性格大变的,有结交了狐朋狗友耽误学习的,有因为早恋、打游戏、打架等各种问题以至于荒废学业的。 和这些人比起来,没钱读书,实际上都是小问题,起码在汶川这里已经算是小问题,毕竟现在不是几年前了。 所以老师们是很痛心的。 学校也不是不管,但因为是普高嘛,又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生源本就差,学习氛围想搞起来极其艰难。 路平安表示理解,客观因素的确是很大的影响,不然全国那么多高中也不会分什么重点不重点了。 对此路平安也不禁庆幸两辈子的学生时代还算努力,尤其是上辈子,好多次面对诱惑都坚持了下来,最后在高考前拼了一把命,没有放弃,成功上了二本 想到这里,路平安不禁萌生出拍一部关于学习或者高考的励志电影。 虽然这类电影对现实能产生多少效果是不可量化的,但的确是有现实意义,对社会能起到正面效果的。 不过就算要拍,今明两年他也没时间,所以他很快就把这个想法放在了脑后。 只是吃完饭回到旅店和国荣聊天时,国荣却提议了:“有没有想法拍一部高考题材的电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