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0章 沈姑娘要看风水 (第2/3页)
远高于新药的市场价,贵一倍都算便夷。 不过弹幕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观众,这些药放在当年,工资那么低的时候,买的时候也得咬咬牙。 所以花钱收藏药品,还是不划算。 宝友这个药箱里,压箱底的宝贝,是一大块黄色的干货。 装在一个塑料袋里,乍一看有点像晒干的鱼rou,也有点像大片的红薯干。 “老师,这是什么东西?” “你别动,我看看。” 「名称:鳘鱼胶」 「材质:蛋白质」 「生产时间:2001年」 「详细信息:用野生鳘鱼的鱼鳔,水洗除去粘液、血污后,剥去内外层的薄膜,单独晒干成片状,传统的海珍之一,是沿海地区的居民常用来补充营养的珍贵食材。」 哦,原来是一种珍稀的花胶啊! 张扬在羊城的时候吃过这东西,有点像牛板筋,但是更润。 当时黄老师介绍,这东西,两广地区以前有收藏的传统,一般是当婆婆的收起来,留给新媳妇坐月子的时候补充营养。 由于过度捕捞,加上海洋被污染等问题,这些海珍的价格这些年持续走高。 黄老师,一整块大的鳘鱼胶,年份超过三十年,价值起码五十万。 “宝友,你这是鳘鱼胶,一种比较珍贵的花胶,估计有二十年左右了。” “这是我爸爸以前做生意的时候,从羊城那边买回来的。”宝友介绍道。 “那就对了,应该是给令堂,或者你媳妇儿准备的补品。”张扬一眼就看透了问题的本质。 这下,三鞭丸是给谁的,也很明显了——就是给宝友的。 让人不禁感叹,父爱如山呐! “是吗?这东西煮着吃的吗?” “对,这一块可以煮一大碗,四十万的量,够你们吃两的了。” “多少?四十万?” 【只有粤省人才知道这个鳘鱼胶有多好】 【在香江旅游的时候见过,卖的老贵了】 【我女朋友家就是香江的,家里屯了几十万的鱼胶,不知道想干嘛】 【这东西就能补充点蛋白质和氨基酸,不是纯纯的智商税吗】 宝友自己也在看弹幕,本来听能卖40万挺高心,但是看到智商税的法,心里咯噔一下。 “老师,这个是智商税吗?” “是的话我就不卖了。” “大哥这么讲良心啊。”张扬给宝友竖了个大拇指。 “不过没必要这么想,这东西应该算是富人乐。” “吃下去肯定是能补一点的,就是性价比很低罢了,但是那些愿意拿几十万买你这块鳘鱼胶的人,你放心,对方根本就没思考过值不值的问题。” “有钱,买来吃的开心,就可以了。”张扬解释道。 这年头要是赚富饶钱都有负罪感,那真是纯纯的牛马。 “谢谢老师啊,谢谢。” 宝友连了两声谢谢,看上去应该是把张扬的话听进去了,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刷了几十块的礼物。 “好了,今的直播就到这里了。” 张扬看了下后台,已经没有人申请连麦。 老观众都懂,张大师是准点下班的,谁来了都留不住。 关掉直播间后,张扬都没和徐杰打招呼,就急冲冲的走出了直播的房间。 他差点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今,师傅汪大师回临海了。 …… 自从海林之光拍卖会临海站圆满收官后,汪大师就对张扬运营博物馆的手段,完全放了心,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燕京。 那时候是初秋,不管是风景还是气温,燕京都更适合老人待着养生。 不过最近几北方降温的厉害,临海也大跨步从夏末直接到深秋,汪大师就又回来了。 身边还带了两位客人。 一对父女。 父亲叫马俊卿,是燕京大学历史系的讲师;女儿叫沈书语,燕大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的毕业生。 他们是来相亲的。 张扬一进门,感受到两个陌生人打量他的视线后,心里马上觉得不对劲。 男人看他的眼神有点暧昧,姑娘看他的眼神有点……娇羞? 这年龄段、这组合,等等,他们不会是马老师的儿子和孙女吧? “师傅,晚上好。这两位是?” “张扬你来啦,来,我介绍一下。”汪大师脸上笑开了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