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8章 异国敛财之道 (第2/3页)
矩形内写着圣旨的正文。 整张圣旨被从正中间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满文,右边是汉字。 圣旨的内容是: 【皇帝敕谕,定边左副将军公绵佐……】 从“敕谕”二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份委任乌里雅苏台将军职位的委任状。 受官的人是爱新觉罗绵佐,清朝宗室。 圣旨的落款是:【嘉庆四年十二月初九日】 “宝友,这玩意儿拍下来花了多少钱?” 张扬看了看圣旨的年代,1799年,刚好是嘉庆四年。 真实性没问题。 作为一张纸质的清代圣旨,能保存成现在这个样子,实在是不简单。 张扬甚至怀疑,宝友就是绵佐的后人。 他偷偷看了一下对方的ip,德国。 嗯,更像了,可能是润出国的清皇室后人。 “一分钱没花,外国友人送的。” 宝友笑的很开心。 显然能在大家面前炫耀自己零元购来的好东西,能让快乐加倍。 “不是,凭啥送你啊?” 张扬不相信有免费送这回事,除非宝友付出了除金钱以外的其他代价。 一定是这样! “因为国际友人心肠好呀!”宝友有些含糊的解释道。 “心肠好为什么不送给国家呢?”张扬问。 “那也太麻烦了,送回我们国家,还要走政治途径,还有可能被认识的人骂他脑子有问题。” “但是捐给当地华夏人开的博物馆就不一样了……嘿嘿嘿。” “什么意思?”张扬好像懂宝友的套路了:“你的意思是,在国外开一家展示华夏文物的博物馆,吸引当地的游客来玩。” “这样可以钓到国外那些爱捐东西的有钱人,或者一些希望通过捐东西挣名声的资本大鳄,进而免费拿到人家赠送的文物?” “我可没这样啊。” 宝友还在笑,从头到尾都没停。 他就是这个意思。 “那你们现在是准备跑路了吗?”张扬问。 如果网上有人突然告诉你一个赚钱的方法,一般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这个方法已经挣不到钱了,准备靠培训之类的事情割韭菜; 另一种就是已经挣够了,干脆把方法曝光,给以前的竞争对手加点难度。 看起来宝友应该是第二种,因为这件嘉庆的圣旨,这种品相,最起码也是百万起步。 “跑了跑了,再不跑,当地要开始用艺术品增值税来收割我们了。” “好家伙,你们还享受了税收优惠?” 张扬直呼牛比。 办这样一个“陷阱”性质博物馆,馆里都不需要有真东西。 只要场地够大,名声打的响就行,至于藏品,找河东集团买点高仿呗。 “还有没有值钱的好东西给我们看看?” “有啊。” 宝友笑着拿出一个木盒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抽出盖板后,露出里面一件金黄色的铜锁。 锁身上雕刻着双龙戏珠的纹饰,非常精美。 “乾隆御用的铜锁?”张扬试探着问道。 “老师真是好眼光。” 宝友翻动了一下锁面,底面展示在镜头前,上面用阳文刻着“大清乾隆年制”六个楷体字。 【哇,我也想润德了】 【还得是去异国他乡敛财啊,国人太难骗了】 【这种就是阳谋,愿者上钩】 【御用的铜锁能值多少钱啊?】 “这样的铜锁,单件起拍价基本在120万左右,成交价翻一倍。” “光上面刻的‘大清乾隆年制’六个字,平均一个字值十万。” 其实就算没有款,双龙戏珠的纹饰一拿出来,就已经离御用不远了。 “还有没有别的?” 张扬替直播间的宝友问。 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看这冉底骗了多少钱。 万一有人要效仿,心里也有个底嘛。 “百万以上的就这两件了呀,外国人也很抠门的,剩下几十万的东西倒是有很多。” “有很多是多少?” “不到一百件。” “具体点!” “真具体不了,我们也不懂估价,只能,按照佳士得最近十年拍卖成交价来看,我们手里十万以上的宝贝,应该有八十件左右。” 那就是起码八百万的东西! 张扬好像看到了一条通往富贵的康庄大道。 “把书画以外的东西剔除掉,有没有值得给大家展示一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