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4章 砸场子的 (第1/3页)
“董教授不会也是你们的人吧?” 张扬眯着眼睛看了楚子强一眼,楚家好像什么都能安排,下一步是不是应该揭开身份,宣布自己是什么华夏四大隐世家族了? “想啥呢,董教授算我二大爷半个师傅,我爹读研的时候他是导师,我算是他的人还差不多。”楚子强低声解释道。 “你们这关系,真够复杂的……” “我再考虑考虑吧,这几本来打算去一趟良渚博物院的,不一定有时间。” 张扬耸耸肩,对楚的去看陶罐这件事不置可否。 这次良渚论坛时间跨度长着呢,且先看看热闹吧。 交流会还在继续,紧接着董教授上台的,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张扬有点云里雾里了: “如果用常见的聚落理论来看良渚,它根本算不得一个国家或者朝代,而作为尧的遗存陶寺遗址,已经用猪骨随葬的习俗证明,他们来自大汶口文化。只是因为良渚饶北进,逼迫大汶口族群西迁,所谓炎黄只是古饶一厢情愿……” 原来这是一个正经的学术会议啊! 对一个从来没接触过这类东西的大三学生来,太过繁杂了。 张扬只能大致听出来,有人想证明“良渚文明=虞朝”,有人则是想反驳并告诉大家,真正的“第一朝”是二里头遗址的夏朝。 “他们在争什么啊?”高姐声问旁边的人。 “我好像听懂了。”徐杰解释道:“其实就是五千年历史和四千年历史的区别,如果只是夏朝的话,华夏的历史只有四千年。” “老板,是这样吗?” “差不多吧。”张扬实话实:“这东西,我只能懂的都懂。” 台上的专家学者换了一位又一位,反复纠结的问题却没什么变化,谁也不能服谁。反正这里空调、矿泉水管够,那就慢慢掰扯呗。 张扬本来以为这次的交流会就这样了,讨论不出个所以然,直到一件有些熟悉的宝贝出现在台上。 “哇,这人怎么还带道具的,犯规啊!”徐杰惊叹道。 “带道具明专业啊,我就挺喜欢用道具的。” “是青铜器耶,好像是只羚羊?” “来了,扬哥,到你的专业了,帮我们看看,这是真的假的?” “一眼顶真。”张扬眨了眨眼,确定宝物和持宝人他都见过:“这就是件西亚青铜时代的羚羊雕像。” 物品信息显示「生产时间:公元前2101年」,这样的宝贝,他只遇见过一件,就是在羊城线下鉴宝的时候。 西亚青铜器……张扬隐隐感觉,有人来砸场子了! 果然,台上那个和张扬有过一面之缘的中年男人一开口,就把会议的气氛推向了高点。 “我知道伱们在座的人,都想拿良渚遗址申遗成功的事来证明什么,但我认为,这是世界遗产中心的人犯病了,就算宇宙遗产中心的人良渚是文明,也得不到我王龙的认可!” 看来王龙应该是这位宝友的仇人,张扬心里暗暗想道。 “好了,情绪发泄完了,下面我给大家来点干货。请问诸位,什么是文明三要素?” “是文字,城市,青铜器。” “这可不是什么西方的标准,这是我们国家考古学奠基人夏老师的。” “你们在座的人,良渚遗址有发现青铜器吗?没有吧,所以它只能叫良渚文化,更别提国家这个概念了。” 宝友的这个法,在场不少支持“夏是第一朝”的人,还是表示认可的,所以大家的反应不是太激烈。 但他接下来的话,直接爆了。 “你们应该注意到我带来的这件青铜器了,肯定以为这是商周的吧?” “嘿嘿,大错特错!商代的青铜器是西来的,正是来自于我这件青铜雕像的产地,西亚的苏美尔文明。恕我直言,有没有一种可能,你们讨论的商代文化,和青铜器一样,也是西来的呢?” “所谓的夏朝,其实就是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几乎所有人都对宝友这个“文化西来”的法表示反对。 保守一点的:“荒谬!” 激进一点的则直接骂:“放嫩的屁!” 看乐子都忍不了:“打打打,打起来!” 但认识这位宝友的张扬,只觉得有点怪异。 现在是2023年了,不是2003年,“文化西来”都过时了,现在网上流行的论调是“西方历史是伪造”。 “青铜冶炼技术是西来”的法,放在十年前还有很多受众。 但随着马家窑文化、石家河文化陆续出土了青铜刀具,加上陶寺遗址也有正经的青铜器出土,这种法已经很难服众了,现在的法是“几大古文化相互之间有交流”。 做跨国“文物贸易”的宝友,在这样一个场合,发表这样的言论前,真的一点儿功课都不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