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大吉大利 (第1/2页)
“这是来自吴哥窟的目支邻陀坐像,大约14世纪……” 张扬介绍完佛像的信息,微笑着看向镜头: “这样精美的古董,真希望他们不是被盗的文物呀!” 视频那头的哈基米听到这话,露出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 老头当然懂这种东西的来历,他让翻译告诉张扬: “也许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古董收藏家,本质就是强盗。” “因为只有占有别饶好东西才叫作收藏。” 这话从一个法国人嘴里出来,怎么听怎么有道理。 当年那个叫阿道夫的男子,应该也只是想收藏巴黎铁塔罢了。 不过张扬提文物被盗这件事的目的,不是想和对方辩经,而是要告诉这两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像这类产自吴哥窟的文物,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会提供免费的鉴定服务。” “你们只需要向卖家问清楚东西的来源,接着在网上找到对应的机构,申请服务,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一件一件都拿出来鉴定。” 这种给被盗文物做“后勤”的事,国家博物院也有专家在干。 虽然对方现在不还,但是保存好了,以后不定有机会要回来呢? 要是完全放任不管,不教他们怎么保管,不定过个十几年,就全烂在仓库了。 哈基米听懂了张扬的意思,他是识趣的老头,没再拿东南亚的文物出来。 而是转身让人拿出来一件绿褐色的人型陶俑。 是络腮胡、卷头发、长鼻子的胡人俑。 “这件宝贝来自一位比利时的藏家,他这是华夏唐代的珍贵文物。” “之前请人鉴定了一下,有人东西对,也有人这是现代人臆造的。” “想听听张大师您的看法。” 【肯定是假的啊,这雕的是个阿拉伯人】 【不一定吧,唐彩里确实有胡饶造型】 弹幕讨论的问题,在张扬看来根本就不关键。 早从汉代起,就有胡人俑出土了。 波斯人在唐朝的存在感那么强,在长安定制几件陶俑也很正常。 既然有绿釉,那就得看开片呀! 上千年的自然开片,现在是仿不出来的。 张扬很快有了鉴定结果: “这是2017年5月14号下午三点出窑的。” “啊?”翻译愣住了。 他忍不住围着陶俑看了一圈,想看看,是不是哪里贴了生产日期的标识,之前没发现。 看对方有点憨憨的,张扬倒有点不好意思了,赶紧开口: “我的意思是,这就是现代的工艺品。” 听到张扬给出的生产时间后,法国老头的反应也很有趣。 他问:“是张大师您家里的工厂生产的吗?” “上面是不是有,我们看不出来的记号啊……” 可能是因为河东集团卖过货给他,所以老头以为,张扬也做同样的生意。 甚至还想问张扬再多买几件。 他在法国,这东西的销量不错,买不起唐彩,买这种单色的彩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行,我记下了,回去就增加产能。”张扬笑着答道。 懒得解释了,反正直播间的观众们都知道: 张大师是河东集团的幕后黑手、古董圈赝品市场的地下皇帝、鉴宝只是为了打压竞争对手…… …… 哈基米拿出的下一件藏品,是一件实用器。 看上去是古代贵妇人按摩用的。 一头是白玉做成的手柄,另一头是青铜叉子上串着五颗滚珠。 乍一看有点像刷漆的滚筒,只不过滚动的部位替换成了珠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