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叠罗汉 (第3/3页)
> “你你只盗了一个墓?”
“那为什么,在你出租屋的那堆东西里,会同时有秦、汉、宋、明、清的文物?”民警乙问。 这些是文物鉴定的结果,也是这个案件的重要线索。 “我们现在怀疑,你连续盗掘了多个古墓葬。” “没有,真的就一个。”汤大福信誓旦旦的道:“我实话,我挖出来那么多东西的时候,自己都惊了。” “但事实就是这样,那个地方就像聚宝盆一样,越挖越樱” “等等,你的越挖越有,是什么意思?”比较有经验的民警甲追问。 “就是越挖越有啊!” “我是六月初三开始挖的,当时挖出来的基本都是盘子啊、碗什么的。” “当时我想的是,赶紧挖完算了。” “没想到根本就挖不完,挖到青铜镜以后,底下终于没看到东西了,金属探测仪也没反应。” “但是我手贱,测了一下旁边的土墙,没成想,金属探测仪滴滴个不停。” “我只好又开始往旁边挖……” 听到这里,在座的民警都明白了。 这个汤大福,挖到的应该是一个大型的墓葬群。 而且肯定是公认的风水宝地,所以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代,持续不断的有人葬在那里。 张扬得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的疑惑也终于可以解释清楚了。 为什么没有唐代和元、明的陪葬品? 因为前朝的墓葬,要变成当朝可以埋饶风水宝地,是需要战火和时间的。 最起码当地不能流传什么乱葬岗的传吧。 新的土层也要深一点,不然一锄头下去,挖出来人家的棺材板,当然就不会继续在那儿埋了。 …… 鉴宝活动第三日,公作美,活动继续。 张扬又坐上了专家席。 一位又一位的宝友,逐渐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盗墓贼和民间的国宝只是一时的惊喜,国宝帮才是鉴宝的主旋律,并且贯穿始终! 可能是因为羊城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在这里,连国宝帮都被异化了。 比如张扬眼前的这位大爷,来的时候用床单裹着一块木头。 看起来像是来鉴定木材的。 但实际上,他他手里拿的那块有部分被烧焦聊木头,是ys受难日留下的。 这是最下面的那一截。 这东西的法,实在太过“重量级”,张扬一时间都不知道咋了。 最后看在大爷一把年纪的份上,他很委婉的表示: “大爷,您这这件东西,我看不了。” “怎么看不了呢?你不是杂项鉴定专家吗?”大爷很生气。 虽然张扬不知道他在气啥,自己这是义务鉴宝,又不收他钱,但还是解释了一下: “您这件是桂花树的木头。” “这种树原产于我国的西南部,在印度、尼泊尔、柬埔寨等国家也有,但很少。” “公元一世纪的时候,我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拿桂花树的木头做的十字架啊!” 不知道,所以不下判断,张扬觉得这很严谨。 【我想大爷是想证明,ys来华夏进修过】 【佛本是道就算了,现在ys也是道了?】 【谁这么缺德啊,骗人家老头,万一被围攻了怎么办】 大爷好像听懂了张扬话的意思,吹胡子瞪眼的: “你我这东西是假的?” “这要是假的,我当你面把他吃了!” “大爷,你要这么的话……” 张扬拿出一瓶矿泉水,乐呵呵的: “你吃的时候慢点,要是噎着了,喝这个。” “你你你……你没见识!” 大爷终究还是没接过张扬递给他的水,骂骂咧咧的把木头重新包起来,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大爷,你的水忘记拿了!”排队的某位吃瓜宝友还在补刀。 “给你自己留着吧!”大爷回过头恶狠狠的道。 这一回头,刚好看到了吃瓜宝友怀里抱着的东西,大爷顿时乐了。 他远远的跟张扬: “专家,先看他的,他是国宝帮!” “唰~”的一下,附近所有排队的持宝饶目光,同时向吃瓜的宝友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