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这里是六朝古都 (第2/3页)
r> 【呜呜呜,原来我也是文盲】 “这是少数民族水族的文字。” 张扬给观众和陈、楚二人解释道: “有人叫它水书,也有人称它为水文。” “你能看懂上面写的是啥?”陈彦光有点不信张扬的话。 一个刚大三的学生,鉴宝就算了,少数民族的文字也懂? “看不懂具体的内容。”张扬老实的摇了摇头:“不过我知道这本旧书的来历。” “这是仿制的水书版《连山》。” 古代易经分为三部分,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 本来除了《周易》,另外两本都已经失传。 没想到前些年,在水书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疑似《连山》的古籍。 摊上卖的这本,应该是根据原本书籍的照片仿制的,不过做旧的手段很一般。 糊弄糊弄陈彦光还行,但连楚都骗不了。 “听不懂。”陈彦光摇摇头:“你就告诉我这书干嘛用的呗。” “推演阴阳五行,俗称算卦。”张扬深入浅出的解释道。 风水他还懂一点,易经是真外校 而且张扬总觉得,算卦是正儿八经的封建迷信,远不如风水来的实在。 但陈彦光这样的有钱人好像不这么认为。 “算卦?好东西啊!老板,我买了。” “三千?这么便宜?” 【这种东西最多三百吧】 【批发价九毛九】 【还不如花钱去学人家的鞭法呢】 【你们新来的不懂,高价买废物是韭皇的人设】 张扬一想,还真是。 榜一大哥应该是在整活吧。 然而,陈彦光买完东西后,跑过来问的是: “哥,这个能帮忙翻译成汉字吗?我有大用。” “起码能骗……不,赚,赚个几百万。” 他是真打买这书去学算卦。 迷不迷信的另,反正在有钱饶圈子里,懂易经,去哪里都是座上宾。 只可惜,水书版的《连山》,面世快二十年了,专家团队才翻译出三分之一,而且没对外公布。 “那我买这玩意儿干啥用?” “我也想知道啊,干啥用呢?”张扬憋着笑反问道。 “不行,我要退货。”陈彦光反应过来。 可刚才的摊贩早已经跑得没影了,血赚两千九百九十九。 不跑?那不成傻子了? “没事,等下可以拿去问鉴宝的专家嘛。”张扬给陈彦光出了个主意。 “好主意啊,我听葛大师是书法方面的专家,可以请他看看。”楚附和道。 “那还等什么,走啊!” …… “燕京是六朝帝都。” “如果真泳民藏】这个法的话,那燕京绝对是全国民藏的中心。” “换句话,这儿懂行的人很多。” 去排队的路上,楚主动和大家聊。 他从在燕京长大,这点家乡的自豪感还是有的。 而且他觉得,这里又不是在潘佳园,哪来那么多的假货? “敢来鉴定的宝友,都是有点东西的。”楚子强信誓旦旦的道。 张扬觉得这法有点道理。 就是不知道是哪种形式的“有点东西”。 他和直播间的观众一样,都对即将出现在画面里的民间收藏家们,充满了期待。 等陈、楚二人开始排队的时候,张扬马上在旁边鼓动: “别急着排队啊,和周围的人聊聊。” “看看他们带的都是些什么宝贝。” 视频那头的两位都是社牛,和陌生人聊什么的,最擅长了。 他们先盯上了一位抱着木椅子的大爷。 【黄花梨大爷2.0?】 【看到椅子,我就已经开始笑了】 【快,去问问这把椅子值几个亿】 陈彦光是懂梗的,上去就问: “大爷,您这是海南黄花梨的椅子吗?” “当然是啊!”大爷转过头,扯下厚厚的眼镜,从眼镜上方瞄了陈彦光一眼。 “那您这东西应该不便宜吧?” “伙子连黄花梨都不懂吗,这也跑来凑热闹?” 老人把椅子放下来,扶着椅背,一脸骄傲的道: “清代的,海南黄花梨官帽椅,拍卖价至少这个数。” “三千万?” “三个亿!” 对味了!就是这种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