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_第164章 华玉之门,还是国真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 华玉之门,还是国真府? (第2/2页)


    ……

    连麦的宝友,自己已经有六十六岁了,来自hd。

    “您可能是我们直播间有史以来,最年长的一位宝友了。”

    张扬和宝友聊了两句,对方这个年龄,如果不是最近几年刚入行,还是有机会收藏到真品。

    拿出几件几十万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奇怪。

    实际情况,和张扬想的,差的有点多。

    宝友拿出来的是一件黄釉瓷器。

    他先给张扬看磷下的款,“大明弘治年制”。

    “张老师,我观察你直播好久了,你鉴定东西的真品率,是所有鉴宝主播里最高的。”

    “他们那些专家,都不敢认真品,你和他们不一样。”

    宝友上来就先尬吹了一波。

    这种引战的话当然可不能接,张扬笑着解释:

    “那可能是因为我看的东西里,出土的比较多吧。”

    “反正我觉得你的是实话,老师,你帮我看看这件东西,它有什么问题吗?”

    张扬点点头,看了一下年份,「生产时间:2003年」,心里有数了。

    不过他没急着话,而是先在心里构思了一下,这件瓷器有问题的点在哪里。

    等下好好解释给宝友听,服他。

    “老师,你鉴定的时候,我给直播间的观众们个事。”

    “《华玉之门》这个节目,大家千万不要去,就是骗人坑钱的。”

    “我亲身经历,挂号费四百,鉴定费两百,而且还不开发票。”

    宝友的什么收费、发票,都没啥意思。

    但是《华玉之门》这四个字,张扬非常耳熟,这个是很有名的电视鉴宝节目。

    办了很多年,上节目的专家,有些现在已经成了张扬的熟人。

    好呀,大爷这是想给我引流啊!

    “这位宝友,在我的直播间,咱们不聊其他的节目哈!”

    “没问题,老师,我这件东西,有国真府的鉴定证书,您要不要看一眼?”

    国真府又是什么玩意儿?

    张扬没听过,也就点点头,见识一下。

    宝友拿出来的,是一张《国真府文物艺术品初鉴报告单》。

    委托饶姓名叫吴良,应该就是这位大爷的名字了。

    鉴定的器物名称是【“大明弘治年制”款黄釉暗刻龙纹碗】。

    鉴定结果分为三栏:目鉴、科鉴、结论。

    目鉴里写的话,就是汪大师要张扬学的那些正经的鉴定术语,器型、花色、款式之类的。

    比较有趣的是科鉴一栏,写着:

    【依据公安部评审通过的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方法及技术进行鉴定,在230倍数码显微镜下检测到腐蚀坑点、变色气泡、网纹等老化痕迹】

    最后的结论自然是:鉴定为真。

    页末还有燕京这家名叫国真府的鉴定公司的公章。

    张扬看完以后,只有一个想法:

    一件十几万的成化黄釉而已,至于搞这么大阵仗吗?公安部认证的技术?

    “宝友,这个证书,上《华玉之门》的时候,给他们看过没?”

    “看过。”宝友点点头:“还有我那件元青花的大罐,也有证书。”

    “等等?你的是,元青花?”张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题材不会是鬼谷子下山吧?”

    张扬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简直是万恶之源。

    自从这件瓷器被拍出2.3亿的价后,世面上就开始出现无穷无尽的元青花仿品,而且无一例外,都是罐子。

    “不是那种假货。”宝友回答的还挺认真:“我的元青花上面画是别的故事。”

    “这次出来的急,放在老家,没有带出来。”

    “下次老师你们再组织文物海选上拍活动,我带过去给你看看。”

    大爷这话,张扬没有回应。

    没法回应,不然到时候海选现场,继黄花梨大爷之后,又要多一位元青花大爷。

    “宝友,这件成化黄釉,我看的话,还是有点问题。”

    张扬当然不能昧着良心,把假的成真的,他解释:

    “主要是这个落款,它不是很对称,有点往右边歪,而且字也写的歪歪扭扭的,不像弘治官窑的作品。”

    “我懂了。”宝友的语气很失望。

    但是是对张扬的为人很失望。

    “看来在张大师眼里,《华玉之门》的能量,还是比国真府高啊,所以连你都不敢实话。”

    “不过没关系,我人已经在燕京了,明就去国家文物局告状!”

    感谢额咖喱的500币打赏,我直接买了五包当家,阿里嘎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