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境转 (第2/5页)
那画舫停靠。 这车夫看了眼面无表情的顾青,笑道:“在下天刹门罗千,见过这位道友,不知道友如何称呼?” 罗千早在顾青不闪不避,那乌瞳烈马的一踏之时,就知晓顾青定然是个修士,且修为定然在他之上,亦或者,修炼了什么敛息的秘法。 作为天刹门上一代的弟子,他入门已有五年,修炼至今,已达炼气八层境界,既然他身旁的这人,修为可能高于他,也即是达到了炼气后期,他觉得放低一些态度,与之攀谈一番,也并不吃亏。 门中弟子大比,可向来是允许请外援的! 天刹门毕竟前身为魔门,虽如今已化为仙门,但以往留下的一些烙印,是根深蒂固的。 最明显的,就是在培养弟子这件事上。 寻常的仙门培养弟子,最多不过是让弟子入某处秘境寻求机缘,所谓的弟子大比,也不过是让诸弟子一对一打个擂台,死亡率并不高。 而天刹门培养弟子,多是让弟子入某处死地寻求机缘,弟子大比则是养蛊似的让弟子们自行厮杀,可谓是残酷至极,往往入门弟子的数量三千以上,待五年过去就会只剩下两三百。 虽说残酷到了极点,但天刹门这种培养制度,筛选出来的弟子,都是千锤百炼、心狠手辣之辈,是以往往三百活下来的弟子中,就能有百位弟子筑基,对比寻常仙门的弟子,那可怜到了极点的筑基几率,自然是高出了不知多少倍。 残酷的弟子选拔制度,自然也就诞生了各种畸形的规则,譬如,参加大比的门下弟子,可请外援以作助力――当然,天刹门的高层,对于门下弟子,为了应付大比,而请的外援也有规定,那便外援的修为境界,绝不能超过炼气期。 当下罗千已入门五年。 最后一次弟子大比的日子就在三个月内。 度过这次大比,他就能顺利升入内门,进而筑基有望,于是乎,也就起了些许请外援的心思。 “顾青。”顾青平淡的回应。 “顾道友,幸会。”罗千瞥了眼身后的一片少年,点了点头,“顾道友既然来乘便船,莫不是听到了颍州坊那边的将要举办一场三才赏月盛会的消息?颍州坊的这三才赏月盛会,可是业国修真界都少有的盛会,届时我天刹门、地缺门、人魔宗都会派出各自天骄来参会。” “未曾听闻,多谢罗道友告知,顾某若有时间,会去看看。”顾青依旧是先前那般平淡。 只是听到那‘人魔宗’三字,顾青蓦然想起,当初在北泽流积山得到的白骨人魔红蝶。 这具白骨人魔,可是一直躺在他的某个储物袋内,被他遗忘多年,主要是一直未曾碰见可祭炼白骨人魔的秘法,他无法将之掌控。 ‘人魔宗的修士,也会来这什么三才赏月大会?那不妨去瞧上一瞧。’顾青如是想着。 顾青与这天刹门的罗千,交谈的工夫,那游船画舫已是停在了前方,甲板上站着许多朝着下方张望的少男少女,一个素白衣衫飘飘、容貌俊秀的女子,闪身来在船头的栏杆之上,以凌厉的目光,扫了岸边的众少年也顾青二人。 “罗师弟,这位是……”这女子的目光在顾青身上一顿,似是有些困惑,对一旁的罗千出言问道。 “常月师妹,这位乃是顾青道友,欲乘便船。” 那罗千看到这女子,立时满脸堆笑的回应道。 说着,他几步迈出,两手一抓,便是似抓小鸡仔般,将两个面带惊恐之色的少年就夹在腋下,飞身上了船,在甲板上放下这两个少年,又回到岸上……如是飞快的往返着,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过去,就已将一个个少年都搬运到船上。 那女子闻听‘顾青’二字,更觉熟悉,她定定的看了几眼顾青,突兀低下了头:“既然是欲乘便船,那就请顾道友上来吧,船上布置着门派的阵法,顾道友上船之后,莫要催运灵力。” “好。”顾青点点头。 他的身形一晃,已是上了船,踏着甲板,面带轻笑的环顾周遭带着好奇目光的少男少女,在甲板上寻了个角落坐定,闭目调息起来。 那素白衣裙的女修,低着头快步回到了船舱当中,来到船舱二楼,回眸看了眼下方甲板角落的黑袍青年,心绪泛起波澜,眼神复杂。 ‘是那姓顾的!此人当初拿了我常家的好处,却将我与静之弃于不顾……’常月胸脯起伏少许,收回目光,推门回到自己的房间内。 …… ‘唉……重回故地,再遇故人,也算幸事。’ 顾青的神情有些唏嘘。 他之前便已认出,那素群女修,就是当初他自魔灵涧出来之后,从颍川郡带到淮宁郡的常月。 当初他以为常月与刘老汉的孙女,刘静之,一并被合欢道下辖的某个宗门之修士,带去了海上,故而并未去尝试将两女追回――当年业国局势紧张,他正迫切回到闲鹤派,决断无错。 但如今再见常月,难免有些古怪之感。 ‘只见这常月,不见那刘静之,却是为何?唔……当初那刘静之,似并无修炼资质。’ 顾青对以往的事略作回忆,而后凝神指端的储物戒,许久,自储物戒内翻找出一个储物袋,将神识探入其中,落在那颗由丹鼎派的弟子,将服用过三品下阶丹药的刘老汉投入丹炉,炼出的半成品丹药之上,所幸储物袋内空间凝滞,这颗半成品丹药的药力虽有流失,但应还能服用。 ‘往昔未竟之事,今似可续为……’ 顾青眉头挑了挑,收起此储物袋。 游船画舫顺流而下,一路又接受了两拨仙苗,顺着百转千回的水系,竟又回到了淮宁郡。 夜色降临,不见繁星,乌云遮月,顺着湍急的流水,游船画舫行过一片又一片银光铺散在地的滩涂,来到了以及可见当年繁华的赤湖。 广袤赤湖之上,薄雾漫漫。 游船画舫之上各处放置的莹莹明珠,散发着柔和白光,将这薄雾照彻,天际有淅淅沥沥的雨滴落下,砸在画舫四周浮现出的光罩之上,撞得粉碎,甲板上的少男少女们有的已相依偎着睡下,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