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太极:什么?要朕援助你而不是你援助朕?! (第2/3页)
之,利大于弊。 不过同时,朱厚熜也在考虑,将前线战斗序列,也集结成军团的形式。 之前,军队分成一个个营,其实是为了便于掌控,每个营的主将都是不同的,他们掌控的军队数量并不是全部,就算是突发特别情况,那也是有人想造反,有人不想造反,自然能够牵制,使得造反派的实力削弱。 如果需要出征,那么便从朝廷委派一个主将,率领两三个中央营、七八个地方营以及当地边军一起出征,这样组成的情况,是最符合皇帝心思的:没有军队可以造反,不会发生宋朝时经常发生的兵变。 而军队,也会被非常容易拿捏,仅仅需要一句‘今日校场发饷,不必带甲’,便可将一支精锐葬送。 但对于如今的朱厚熜而言,这种加强皇权安稳的方式……并不需要,因为他已经成为了帝国的象征,将军们已经对自己十分信赖,甘愿为自己献出生命。 而就算出了叛军,朱厚熜凭借个人修仙水平,也能将军队争取过来。 “陛下!” 忽然间,朱厚熜的耳畔出现了一道厚重的声音。 朱厚熜回头望去,见张居正已经抵达,对着朱厚熜拱手称臣,一点没有之前在万历朝那般的嚣张气焰了。 见此情况,朱厚熜淡然点了点头,提起那一盏茶水,微微汲了一口后,开口道:“坐吧。” “谢陛下。” 张居正闻言,立马小心谨慎地坐在了朱厚熜左手边的椅子上,十分谨慎,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谨小慎微的时代,不敢有任何僭越之举。 而见到张居正如此小心,朱厚熜不由轻轻一笑,接着便道:“万历朝安排好了?” “是的,陛下。” 张居正连忙站起身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微臣已经将万历陛下嘱托给了懿文太……嘱托给了承平陛下,而军队则是交给戚继光调动,听从统一指挥,向福建、江西进军,直插江南,牵制江南之军……” 张居正可谓是说的头头是道。 而朱厚熜对此,尤为满意。 毕竟要求张居正来到这里,是他的要求。 张居正他打过仗吗,他会打仗吗?让他在前线,也就只能当个军师用,效果可能还不如军部参谋呢。 不如让他回来,在这里代替自己,对建设军团进行规划,统一规划后方。 要把张居正当萧何用,而不是张良用。 正面战场横冲直撞,朱厚熜可不希望后方战场处处是火。 而张居正,就有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朱厚熜虽然是皇帝,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在某些专业上,比起专业人士会更好。 正如同让他指挥一支军队,他是绝对不能和戚继光、俞大猷相比的。 而在才学之上,杜甫李白的才华,也并非皇帝身份能够遮盖的。 皇帝要做的,就是带领着这些有才学的才学之士,建立一个更好的未来。 见张居正如此卖力,朱厚熜不由轻轻一笑,接着便道:“张卿,你觉得后方该当如何?” 张居正心中早有腹稿,见朱厚熜来问,当即侃侃而谈:“陛下,臣愚见,建设军团之构思巧妙绝伦,应在新占区推行新政,以税收、耕田等……” 听着张居正的汇报,朱厚熜很是满意,接着也不等张居正说完,便抬了抬手,道:“既然你心中有所准备,那这里就交给你了。”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之后,张居正不由一愣,接着便道:“陛下,您这是要统兵,上前线?” 朱厚熜摇了摇头。 “朕要回去,本朝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臣,恭送陛下。” ……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内。 乾隆、嬛嬛老佛爷、若晴坐在一起,乾隆是满脸的期待。 前线的战报一个接着一个,大多都是‘我军与桂阳大破贼军,斩首三万,战术转进长沙’、‘福建方面凯歌高旋、对入侵的敌军给予迎头痛击,大清军队虎踞厦门’…… 乾隆也不是傻子。 他自然看懂是什么情况了。 前线战况这么好,怎么这么多城池都没了,战线越打越靠后了? 前线的无能,让乾隆恼怒。 虽然他也知道,抛弃一些城池是必然的选择,但无论如何,这也是足以让乾隆恼火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