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疑是精神病_第十二章 我可能粉了个傻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我可能粉了个傻子! (第1/2页)

    “总算是顺一点了。”在经历了第一天只出了四个镜头的惨淡后。

    第二天顺利起来了。

    这样的乡土电影,特效不多,拍摄不复杂,按道理应该拍的很快才对。

    但是第一天,拍的很慢。

    很多演员根本看不懂剧本的故事。

    在片场,韩舟发火了:“都在演什么东西!这么简单几句话,理不清楚?!”

    年轻的韩舟,第一次做导演,怎么拍戏,自己都不会。

    韩舟只知道自己要什么镜头,要演员怎么样的语气说话,什么样的神色。

    这些再简单不过的东西。

    还是做不好,所以韩舟发火了。

    第一次看韩舟发火,所有人噤若寒蝉。

    魏源站了出来:“韩导,这剧本的确很难看得懂……”

    “看懂剧本有什么用?”韩舟:“看懂这个剧本?我都看不懂,你们怎么看得懂?!”

    所有人都傻了。

    剧本是你写的,你都看不懂?

    韩舟拍打剧本:“每个人,只需要把自己当下那个镜头的戏份看懂就行,看懂整本剧本干什么?你们想考研啊?!”

    不少人恍然大悟。

    现实题材的电影拍摄,电影合起来要讲什么事情,管自己什么事儿?

    自己只需要保证演的和剧本以及拍摄纪要上写的一样,就行了。

    韩舟发火后,拍摄就顺利很多了。

    能到这个剧组来的,除了群演是本地找的,其他人都是有水平的,毕竟当初王希雅是按照高配来给这個剧组配置的。

    不用看懂剧本,那拍起来就快了。

    镜头拍起来快后,疑惑的就是陈大勇了。

    陈大勇合作过不少导演。

    从出道做摄影助理,到摄影规划,到副摄影师,到摄影师,这个漫长的旅程中,看到过各式各样的导演。

    几乎每个导演在看完一个镜头后,反应要么是“这个不行,差点意思。”要么就是“这条不错,再保一条”。

    意思就是某个因素改一改,再来一遍,素材也留下。

    比如演员的神态再刺激一点,比如演员情绪再高一点。

    比如灯光稍微一动一个角度。

    比如镜头拉远一点再来一条,再近一点来一条。

    这样的变换。

    但是韩舟不这样。

    拍完一条,韩舟看完直接就是:“这条不行,你现在拍出来排到了角色肩膀以上,头顶留了三分之一的空。”

    “我要的是,角色的脸,沾满这个位置到这个位置,然后处在视角的左边,还有,这个镜头偏了,要保持在左上角对准这窗户,右上角对准这盏灯,大概这个取景范围。”

    就仿佛,在拍之前,他就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镜头一样。

    这样的人,陈大勇是见过的。

    国内最知名的导演张导就是这么拍戏的,但是张导对于取景范围的要求,都没有这么严厉,更多的时候是把需要取景的细节讲好,然后还说光线要怎么样怎么样一类的。

    韩舟拍戏,取景范围框的死死的,比张导要求还严格。

    根本不给摄影师任何发挥空间。

    不过光线啊,镜头时间长短啊,韩舟不出意见。

    这一点陈大勇很满意,自己可以在这上面发挥艺术感。

    如果让他知道韩舟已经确定好了每个镜头哪些部分会剪辑留下来,哪些时长会不用,恐怕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了。

    中午,大量工作人员吃饭的时候,韩舟正在和魏源陈大勇讨论下午的戏怎么布置场地。

    韩舟只知道自己要在镜头下要什么样的画面。

    但要拍出这样的画面,画面外需要做什么工作,韩舟两眼抓瞎。

    而魏源和陈大勇懂,所以一点一点讲给韩舟听。

    韩舟就像是一边修楼房,一边读土木工程大一课程一样学习着。

    关键是,修的有模有样,还给人高标准严要求的感觉。

    等几个人讨论完,中午的饭已经没了,剩下的盒饭已经冰冷了。

    韩舟泡了一个泡面,端起来吃。

    刚把面用叉子挑起来,韩舟又想到了下午适合拍的一个镜头,又思考起如何排列哪场戏先拍哪场戏后拍去了。

    等回过神来,桌子上的泡面,已经冻成了冰。

    手中拿着叉子在空中,没放下。

    所以,被叉起来的面,已经冻得梆硬了。

    这下好了,午饭彻底没得吃了。

    韩舟对这泡面拍了张照片,顺手发到了微博。

    “片场真冷。”

    微博里,韩舟这两天又涨了七千粉丝,现在有一万七千粉丝了。

    有人报喜:“《分手快乐》冲到新音乐APP的新歌榜第五了,进前五了!”

    然而,北方人习以为常,南方人却傻了。

    “冻住了?确定这泡面不是剧组道具?”

    “真就吃个面冻住了?不是吧?这不得零下好几度?”

    “我是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