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3章 世界历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 (第5/5页)
敢做主,都会来养心殿请示老皇帝。 “越过太子,让太孙继位也不错嘛。” 朱祁钰有点后悔把朱佑放走了,那个大孙子是最听话的,纵然胡闹些,未来不一定当个好皇帝,但对他肯定会很孝顺的。 对了,他写了很多信,都快十个月了,朕都没回。 趁着朱见漭不在京师,就回几封吧。 朱祁钰挑出几封信来,写了回信,送出去。 等到藩国皇帝收到,结合朱见漭离京去昆仑山封禅,恰恰说明老皇帝被幽禁,日子过得十分困难。 而在信件之中,老皇帝绝口不提他的苦处,只说自己身体还算好,手术成功了,让他们放心。 顺带嘴地提了一句,要禅让给老四。 这下必然捅马蜂窝。 朱祁钰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日子过得很悠闲。 一封封信件从京师发出去,送往藩国。 朱厚已经抵达宁夏,之所以慢了一些,因为在蒙古省停留两天。 他乘坐的是远东大铁路,又叫中商大铁路。 整条路,是极寒的分界线,铁路往北,几乎没有能居住的地区了,铁路往南,也是比较寒冷地区。 这是一条横向铁路,全长一万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纵向,则连通大明所有内地。 这条铁路,修建了整整二十七年,于景泰六十六年,正式通车。 如果朱佑回京,就可以乘坐这条铁路,从莫斯科上车,仅用十一天,就能到达京师。 大明修建这条铁路的战略目的,一是从冻土区运资源回内地,主要是土壤、矿产、木材等;二是这是一条战略铁路,拥有这条铁路,就能控制整个北方;三是北面省份的人,需要铁路。 之所以跨越魏国,修到了莫斯科。 是为了整个中亚。 大明拥有整个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虽然这两块地方没有完整地画在地图里。 但朝廷已经将这两块土地,放进自己口袋了。 这也是朱见漭开疆拓土的第一枪。 有了中商铁路,帕米尔高原,就在铁路环线上,从京师运兵,五天五夜就能运到。 兴都库什山脉的铁路还在修。 朱见漭在他爹修建的铁路基础上,继续延伸。 中商铁路,并没有修完,从莫斯科,还要修到陈国,遍布整个欧洲,未来大明到欧洲,近在咫尺。 朱厚进入宁夏。 宁夏的省治,本来设在银川,在贺兰山山脚。 因为宁夏全是大沙漠,气候条件极为恶劣。 而经过五十多年的治理,目前只能做到沙漠范围不再扩大,想让沙漠变成绿洲,想都别想。 所以,朝廷就提出,把沙漠变成巨湖,引叶尼塞河的水进入宁夏,滋养宁夏。 景泰五十五年,朝廷经过深思熟虑后,将省治从银川,迁到了统万城。 历史上的统万城是赫连勃勃所建,大明只是借用名字而已,统万城位于河套的中心。 河套也是宁夏的核心地带,即便这里很烂,还是成为宁夏的核心领土。 作为西北核心省份,宁夏却很穷的。 宁夏面积很大,但都是沙漠、戈壁、荒芜的草原,干啥啥不行。 这些年发展,也只是长城内的地区,得到长足发展,长城外的地区,除了树多了之外,其他变化不大。 宁夏省,人口却只有3700万人。 几乎都挤在贺兰山和河套附近。 贺兰山也很荒芜的,要是放在内地,除了旅游没别的用处,可在宁夏看,这地方最富饶了。 河套还好一点,但被常年放牧蹂躏,也早就不行了,这些年种树保护,禁耕禁牧,生态才逐渐恢复。 所以,人口主要集中在此。 宁夏建设之初,是为了保障西北省份,不受外敌干预,而专心发展经济。 所以,老皇帝在漠北画了很大的一个圈,几乎把整个内蒙全都划进去了。 河套被收回来之后,被破坏得太严重了。 宁夏本就缺水,水土严重破坏之后,更加缺水了,西北缺水的难题,并没有因为中华江的开凿而缓解多少。 因为用水量增大了呀。 人口激增,工商业高速发展,造成水源仍旧不足。 朝廷提出引北方三大河缓解北方干旱的工程,引起西北百姓的一致同意。 去年,景泰六十七年,朝廷又提出,在西北多造湖。 让西北拥有一个完整的捕鱼儿海才行。 用水汽滋养这片土地,才能让这片土地焕发汉唐时期的生机。 挖沙填海,宁夏蒙阳受益最大。 夹在沙漠中的省份,作为河套上的明珠城市,本来人口才几十万,因为挖沙队的到来,迅速激增人口,转眼就到了一百万,今年突破了二百万人。 不过,这种资源型城市,会随着资源枯竭而人口流失的。 沙子在以前可不是什么资源。 现在成为资源了。 蒙阳是捡到便宜了,也因此成为宁夏第三大城市。 临川,还是宁夏第一大城市,人口七百万。 统万城排名第二,人口480万人,预计在十年内,人口突破500万人。 茫茫宁夏,一片大戈壁大沙漠。 然而,沙俄风情城在宁夏发展得却不错。 宁夏旅游,结合沙俄风情城,加上当地特色,尤其被蒙古人屠光的西夏遗址,很多神秘传说,就能吸引很多人来到宁夏旅游。 说实话,宁夏没别的资源,种植水果,干不过西域;种植粮食,干不过东北;搞种植肯定没戏了,放牧也赶不上热河和蒙古,甚至乌苏里雅台都不如。 资源就别提了,宁夏除了傻子和荒漠,啥资源都没有,和青海差不多。 这两个穷省,难兄难弟呀。 千思万想,只能搞旅游了。 所以,朱见漭带回来的沙俄风情城,就放在了宁夏,发展宁夏旅游。 这几年,宁夏旅游发展得也非常好,大家吃惯了大鱼大rou,吃点咸菜稀粥也不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