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1章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第6/6页)
,自己儿子也人憎狗嫌了。 这些王八蛋都像谁呢?他们的爹都是顶级人才,怎么儿子都是顶级混蛋呢? “把灿儿和炳儿叫来,老夫亲自管一管他们。”郭登生气。 而在宫中。 文华殿里也是哭爹喊娘的。 一个半大小子被吊着抽,这是神英的儿子神周。 这家伙也不是个好东西,从小就纨绔,十岁就会强抢妇女了,那女人也是个横的,抓着神周一顿胖揍。 神周也因为此事,名满京师。 今年十二岁,和勋贵一起,在文华殿里学习,皇帝的儿子、孙子、外孙、宗室里的,几百个孩子,都在文华殿里学习。 看见这些纨绔,老师一个个头大。 好在皇帝就定下一条,不听话就打,不爽也打,想打就打,随便打,打死拉倒。 这不,神周惨嚎半个小时了,越嚎越挨揍。 神周挨揍,底下一片嘲笑声。 倒是有一个孩子,不看这些热闹,认认真真读书,他叫陶审之,是陶瑾的儿子,他是为数不多让老师满意的。 陶审之原名陶辅,得知他好学,皇帝赐名审之。 他和神周同岁,却比神周强百倍。 皇帝为了勋贵子弟的教育,cao碎了心,放在身边教导,长大了在身边当侍卫,全都当做心腹来培养。 非洲刚报捷。 王越也献上捷报,大明占据了孟加拉全境,和斯里兰卡。 目前还在清理之中。 朱祁钰看完捷报,龙颜大悦,封王越缅国公,欧信、李震等将领也大加赏赐,多人晋封伯爵。 同时,拆分三人组合,各领一支大军,攻占印度。 调宋诚、陶成、神英、陶瑾、范昇、于冕、柳承宽各领军队入印,朱永去攻掠巨港,沐琮领兵去打爪哇,陶鲁领兵去打苏拉威。 大明西进无路,那么就拿下印度,以及南边所有岛屿,加快分封皇子的步伐。 收到捷报,老七继藩也要提上日程了。 斯里兰卡会成为大明攻掠南印的跳板,军械厂会设在这里,大明也会先移过去一批人。 印度也要为中华江提供充足的奴隶。 而郭懋对澳大利亚也完成了初步探索,也在移民上新地。 “老七,有信心当好鄫王吗?”朱祁钰看着这个不太关注的儿子。 “回禀父皇,鄫地在大明旁边,一旦有难,儿臣可随时向大明求援,所以儿臣不怕。”朱见潮认真道。 “不能总想着求援大明。” “更多的要考虑,如何强大自己,分封过去,地盘不是一成不变的,你要做好独立承担风雨的准备。” 朱祁钰认真道:“你们也是,到了封国,就没有人给你们遮风挡雨了,你们恰恰要为别人遮风挡雨了。” “这个皇帝不好当的,你们当上的时候就知道了。” “老九,吕宋南部岛屿都清理出来了,你和老七一起分封过去。” “老四。” 朱祁钰看向自己最看好的儿子:“新大陆已经探索出个大概了,朕现在给你一个选择。” “你是想去新大陆,当五王之一,还是想去做东欧皇帝!” 说着,朱祁钰走到世界地图前,指着目前的莫斯科公国:“这里,是东欧,金帐汗国,就在这里。” “里海是这个世界上最富饶的地区,没有之一,因为遍地是石油,又是东西方的枢纽,最富饶的地方。” “但也有弊端,当东欧皇帝,就不会有海洋。” “你永远都没有一个不冻港做出海口。” “不是朕限制你西进,而是背后没有朕支持你,你打不过西欧那些国家,奥斯曼强不强,不也就欺负欺负阿拉伯吗?” “而你去新地,考虑的就是生存,活下来,就好了。” 朱见漭没想到,他爹竟给他一个选择。 可两个地方,都不是他满意的地方。 东欧,不是什么富饶的地方,反而是大明和欧罗巴的缓冲带,当这中转商绝对不好干。 关键他爹老而不死,他想侵吞大明领土,得等他爹死了之后。 西欧肯定不好打,没大明当靠山,打赢了也吞不进去领土。 而新地就别说了,郭懋送上来的奏疏,他都看了,新地绝对是个烂到极致的地方,从无到有建设是最难的,也是最无聊的。 没有天敌,恰恰最大的天敌是寂寞。 “儿臣想去东欧!”朱见漭做出选择。 “想好了?”朱祁钰眯着眼睛:“此事事关重大,你最好回去思考一段时间,再来告诉朕。” “儿臣想好了,儿臣愿意去东欧,当东欧皇帝,做西欧和大明的缓冲带!”朱见漭跪在地上。 朱祁钰把他扶起来:“你是朕的旭烈兀啊!” “那明年分封的一批,就不包括你,等中亚局势平稳,朕就帮你拿下来你的封国!” 朱见漭是他成年儿子中最优秀的一个,比朱见淇更优秀。 他去东欧,说不定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谢父皇!” 皇子们看着老四,有羡慕,也有担忧,有的人则松了口气。 朱见漭是优秀,但整个亚欧大陆上的帝国没有明显弱的,最弱的就是印度。 大明已经开始攻伐印度了。 按照朱祁钰的规划,让他的所有儿子,去世界上做皇帝,用汉人,替代本地土著。 他登基三十年,用三十年时间先让大明强大,再富起来,然后就要踏上扩张的道路。 他计划用三十年时间,完成所有儿子的分封。 整个天下就都姓汉。 “既然老四不去,新地叫商地就不好了,改叫周地,老二,朕封你为周王,老三为成王,你二人去开垦新大陆。” “还有三个名额,若谁想去,就跟朕说。” “若你俩不想去新大陆,想去别的地方,也跟朕说。” “朕给你们几天思考时间。” 朱祁钰没把话说死。 给儿子们一个选择机会,看看他们的理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