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2章 清理贵州,共管吐鲁番 (第6/6页)
br> “哈密也有伊化的征兆,好在国朝快速收复哈密,才将伊教阻隔在哈密之外。” 朱祁钰对伊教是恐惧的。 朝臣轻轻点头。 蒙古人那么强大,和伊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蒙古人悍不畏死? 不是天生的,都是伊教的作用。 这东西用得好,能狂化兵卒,但兵卒狂化之后,未来可就不好管了。 “朕设宗录司,对教派问题,不反对、不支持、不提倡。” “存在即合理。” “朕没办法抹杀,只希望这些教派,是柔和的、宽容的、是向着大明的。” 朱祁钰道:“但是,像蒙古人以前信的,朕看了都觉得恐惧。” “蒙古人能征善战,不是天生的,而是这些教义给教导的,教导成了战争机器。” “所以呀,朕在漠北,每占一地,就建造大批寺庙,并修改古兰经部分教义,劝牧民向善。” “统治西北,也是一样的道理。” “必须建造大批的寺庙,让那里的人信佛,若不信中原的佛,就信臓区的佛,切勿磨掉凶性,方能为朕所用。” 朝臣表示支持。 “但是呀,佛教、道教过于柔和,和伊教比起来,几乎没什么可比性呀。” 朱祁钰话锋一转:“朕欲启用黄教,用黄教抵抗伊教。” 反正都算是华夏宗教,用谁都没有问题。 佛教也可析出一派来,和黄教、伊教抗衡。 “陛下,老臣以为,可翻译黄教教义,翻译成臓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黄教在漠北缺乏历史,咱们就给他们创造历史。” “再令黄教和伊教彼此辩经,理不辨不明嘛,总要辩出个明白。” 姚夔这招够狠的呀。 这是把黄教和伊教搞对立,现在是从中获利了,却埋下了分裂的种子,这可不行。 “姚卿,若行此策,三百年后,大明就会四分五裂。” 朱祁钰淡淡道:“朕欲强令黄教,通行汉文,不许用臓文。” “让宗录司,改革伊教教义,谁支持中枢,就准许谁大肆传教,不支持中枢的,一概取缔。” “无论是黄教、伊教、佛教、道教,唯一不变的,就是拥护大明的统治。” “凡是和大明统治相悖的经文,一概删除。” “凡是和大明统治相悖的神佛,一概去除。” “凡是和朕意念相悖的,一概改变!” “如今宗录司里有各派大师,给朕钻研各种经文。” “明年开始,重新编纂经文,天下通行,以前的经文焚毁,不许再学。” 这是维护大一统的手段。 教有教的用法。 “陛下,您贸然焚经,会造成信徒反对的。”耿九畴提醒。 “焚经过于暴力,不许信仰即可。”朱祁钰表示赞同。 宗.教问题过于棘手。 朱祁钰有点不想触碰。 问题是往西打,必须会触碰到这个问题。 往南打,最困难的地形,茂密的热带雨林对大明雄兵来说,是无解的。 西边土地广袤,人种、语言、宗.教等问题,让人头疼。 朱祁钰真想放弃这些地方,往美洲转移。 可神州是祖宗之地呀,如何能丢呢? 唯一让朱祁钰庆幸的是,西北尚未伊化,哈密以东,还都是汉人的天堂。 “对了,费璠发现一种黑油,这种黑油能够点燃,诸卿可知之?”朱祁钰问。 大明似乎没有烧石油的先例。 “陛下,这黑油可照夜,前朝便有书籍记载。” 陈文站出来说:“陛下,微臣在云南做官时,途经四川,四川盐井就用黑油照明,甚至微臣还看到了采油设备。” “什么?”朱祁钰惊到了。 大明也采油? 他们会用吗? 还真别说,大明真的有油井,虽然现在没有官方正式开采,但地方已经在开采了,用来照明、做燃料。 朱祁钰还想拿着黑油吓唬群臣一番呢。 原来人家都知道。 太监呈上来一个玻璃瓶,玻璃瓶里装着黑乎乎的油,用火折子点燃,就能燃烧,发出刺鼻的味道。 “陛下,正是此物。”陈文见识不浅。 姚夔也微微点头:“不瞒陛下,微臣巡抚地方时,曾见过百姓用此做照明灯。” 得了,是朕孤陋寡闻了。 “费璠试了,此物不能用火浇灭。” 朱祁钰道:“所以朕想着,用它烧了安南的森林!” 其实他想当然了。 就算用汽油,也烧不了热带雨林。 他已经让费璠进行石油提纯了。 其实,他最看重的是沥青,沥青能够用来铺路啊。 用沥青修缮驰道,等于有了古代高速公路,他就能更好控制安南、哈密、朝鲜等边陲之地了。 朝臣窃窃私语起来。 “这东西到底能不能用,先在贵州用着试试。” 贵州土司,个个势力庞大,城池建在大山里面,想攻克绝不是容易事,用石油试试火攻! 说不定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