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杀鸡儆猴,杀张家,吓孙家,钓出大鱼来! (第6/7页)
话递出宫的原因。 “唉!” 胡濙幽幽一叹:“那些人怎么就如此迫不及待呢?” “朝堂刚刚稳定下来,陛下也不再怀疑诸王,众正盈朝,生机勃勃,多好的场面啊。” “他们为什么非要毁掉呢?” “权和钱,真就那么重要吗?” “再不知足,老夫也没办法弥合陛下心中的裂痕了。” “到时候,将发疯的陛下放出来,那就是洪武朝再现。” “你们真以为谁能制住当今皇帝吗?” “没有儿子,是他最大的劣势,却也是最大的优势。” “哪怕把大明玩没了,他最多是亡国之君,反正也没有子嗣,死后也是凄凄惨惨的。” “与其自己凄惨,为什么不让天下凄惨呢?” “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胡濙长长叹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他慢慢站起来,对着老仆说:“老夫要入宫,准备车架吧。” 每次都得让他擦屁股。 他也厌倦了。 好好的国朝,争什么呢? 皇帝已经一再退让了,不要再闹了,千万别再出幺蛾子了,否则等于谦回京,老夫也管不了了。 那于谦才是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你们真能把他拉下水吗? 皇帝可是敢用于谦的! 胡濙慢腾腾入宫。 宫外,贡院,墙垣高耸,环境阴森。 正在举行会试。 考棚十分简陋,约九千间,按千字文排布。 贡院的四角还有瞭望楼,主要起到监视作用。 东、西砖墙各开一砖门,门内有牌坊东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 南墙外有砖影壁,墙之左右各辟一门,门内正中有“天开文运”牌坊。 正中轴线有大门、二门、龙门,亦称三龙门,门内有明远楼,楼下四隅各开券门,至公堂七间。 其它建筑尚有总裁、副总裁、考试官、御史等官员的公堂、居室、点名厅、守备厅、监试厅及刷印刻字、誊录、受卷、弥封等处所。 生员进贡院时要经唱名、搜检、领卷等极严的手续,当考生进入考场的考棚后,就要锁门,称为“锁院贡试”。 考生每人一间考棚、一盆炭火、三支蜡烛。待试题发下来,明远楼上响起鼓声,开始答卷,以点香为计时。 锁院之后,舒良带着东厂番子,开始巡查。 当掠过毕玉时,他不动声色。 考生是不允许抬头的,所以哪怕毕玉见过舒良,他也认不出来。 他经过那个崔珣的考棚,崔珣竟蜷缩着睡大觉。 啪! 一道响亮的鞭响,抽得崔珣惨叫。 “作答。”舒良冷冷吐出两个字。 崔珣不敢托大,强忍着剧痛坐在桌前。 本来,他看了眼题目,就毫无作答的兴趣。 他可不想为了仕途,写一篇咒骂圣人的文章,有辱斯文。 他干脆睡觉,用来抗衡会试题目。 可巡场的竟然直接拿鞭子抽他。 鞭痕,皮开rou绽,痛得他快要死了。 只要他敢不写,还会有鞭子落下来,到时候能疼死他。 舒良一路巡完,近百考生不愿作答,他全都赏了一鞭子。 进了主考官公堂。 白圭看着题目,冥思苦想。 瞧见舒良,他也不给舒良好脸色,文官最恨太监,尤其这太监掌管着东厂,臭名昭著。 他懒得理这样的一坨屎。 “白尚书,有考生不愿作答试题。”舒良阴恻恻道。 “不愿作答便罢了。”白圭不放在心上。 这是文人的个性。 能参加会试的,多是家中富裕之人,一路上游山玩水,旅游读书,岂不快哉? 这次不中,下次继续考便是。 没什么大不了的。 “本公提醒白尚书,这是皇爷亲自拟定的题目。” 舒良慢吞吞道:“不作答,便是大不敬!” “凡是不作答之考生,一律处斩,其家三族内不许参加科举。” 登时,白圭脸色一变,放下试卷:“你要干什么?要挖读书人的根子吗?” “本公自会禀报皇爷。”舒良怡然不惧。 别看白圭是礼部尚书,乃皇帝心腹,那又如何? “白尚书,这是皇爷亲自拟定的题目。”舒良提醒他。 白圭也知道,皇帝为了这题目煞费苦心。 “那又如何?牛不喝水强按头,那是什么道理?” 白圭可不想在舒良面前低头:“本官也会禀明陛下,若无事,公公请自便吧。” 他懒得和他说话。 今早宫中忽然传来消息,巡场交给东厂来做。 这让他十分不爽。 好好的会试,怎么能让太监这等腌臜货搀和进来呢?脏了圣贤书卷! 可是,这是陛下的旨意,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舒良出了公堂。 又再巡视了几个公堂。 他不止巡视考生,也在监督总裁、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