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9章:那就自己搞吧 (第1/2页)
论最优培养歌手的途径。 肯定不是那雷打不动的练习生选拔制度。 训练周期太长不说。 出道风险也太大。 能红起来的不是没有。 但沉沦进去的貌似更多。 除非他亲自出手。 用作品像砸莫晓雨等人一样把人砸出来。 不然能成功的几率还真未必有多大。 只是 既然打算成立作曲部。 他肯定就不能继续一个人往前顶了。 而通过与电视台合作音综节目的方式吸纳成熟型艺人无疑是最快且最挣钱的办法。 这个‘成熟’并非指的是唱歌实力。 而是说能够快速的适应市场。 听众的喜不喜欢、接不接受在节目进行过程中都会早早的表现出来。 期间他只需要把那些好的选手给挑出来就行。 不仅能省去很多时间。 还能大大降低失误率。 林皓如此想着。 这边的陶提光已经是回到自己屋内打开策划案看了起来。 嗯. 节目名称叫做《华国好声音》。 是一档大型选秀类歌唱节目比赛。 比赛模式跟大多数歌唱节目一样。 通过国内大幅度的海选来确定参赛人员。 然后导师选人进行对战。 先是组内赛。 后是个人战。 最终选出冠军来。 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就是导师选人环节中多了一个转椅子的环节。 四位导师是背对舞台。 等于看不到选手的任何样子。 是高是矮。 是胖是瘦。 是好看或是难看。 无从得知。 只能通过声音来分析每一位选手的优劣点。 大家不靠长相。 靠歌唱实力说话。 有点《蒙面歌王》的内味道。 整的挺公平的。 然而陶提光却是皱起眉头来。 因为他觉得二者虽然追求的某种境界相似。 可素人不比人气歌手啊。 《蒙面歌王》选手虽然都带着面具。 可真实身份就没有弱的。 哪怕是跨界来的。 也都是一些知名的人物。 话题性很大。 能制造热度。 可你素人行么? 完全做不到啊。 十个过来怕是都顶不住人家那一个起到的作用。 所以根本就没的比。 这位林总拿过来的策划案说白了更偏向于国内的《新人王》那档音综选拔赛。 就是选拔过程稍微改动了点。 没什么创新。 在他看来。 非常的一般。 想想看好了。 一档可能没有帅哥没有美女的歌唱比赛。 观众为什么要看? 这不符合音综节目类的规律。 会严重影响节目效果的。 看完了策划案。 陶提光又有点犯难起来。 这位林总能主动找他吧。 其实是件好事。 人家挺给面子的。 自己就这么拒绝是不是不太好啊? 可这策划案真的没法用啊。 想了想。 他还是回了一个电话过去。 “林总,您的策划案我都仔细的看了,接下来我说一些话,您可千万别生气。”陶提光顿了顿道。 “好,陶导您说。” 林皓表情愕然了一下。 这话说的 难道没看上? 不是吧。 这可是好声音啊。 也能被拒? “嗯我觉得您提供的这份策划案不太行,跟其他选拔类音综节目比起来看不到什么优势,整体除了转椅子的环节算是比较新颖之外,其他的都太循规蹈矩了,而且大量形象不统一的素人介入,势必会影响到观众的体验,场面性和话题度都太弱了一些。” 陶提光说了还是比较隐晦的。 这要是换成手底下人写的策划案不行。 怕是直接就一句话解决掉了。 林皓解释道:“陶导说的没错,目前国内大量选拔类的音综系列综艺确实都带有“大浪淘沙”的性质,也都以海选中脱颖而出的选手们为基础,但截止到目前为之,我觉得这些节目的执行力度并不大,就像您说的一样,还是以形象为主,这也导致许多真正有实力的歌手提前被刷了下去,而我这次想要做的,则是真正的贯彻‘声音第一’这个理念,打破固有的思维逻辑,也许会取得不错的效果,陶导,您要清楚,真正的素人是可以和观众拉近距离的,从他们的角度看,纵然不够光鲜亮丽,可却能享受到非常多的真实。” “林总,您说的没错,可我仍旧不认为您这个节目的利会大于弊。” 陶提光继续道:“我当导演也不是第一天了,经验告诉我,您的这份策划案不可能会适应市场的。” “那好吧,陶导,下次有机会的话,我们再合作好了。” 有些话。 只能是点到即止。 再说就没什么意思了。 只能说人的固有思维逻辑是不容易被撼动的。 其实林皓某种程度上也能理解。 现如今。 无论是其他音综也好。 或者是媒体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