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风有来意心有归处 (第2/2页)
他们自然没有理由能够继续黑下去了。 好听且又关乎亲情的歌曲。 再跟邓彦军的那首对比下。 众人只感觉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现在再来看。 对方晋级就没什么问题了。 “汪佳雯本身实力就强,赢一个邓彦军还需要黑幕?只能说轻松拿捏,还请黑粉们不要乱说。” “汪半壁在比赛这方面就没怕过谁,论词曲这方面,只能说没有什么对手。” “邓彦军多少有点输不起了。” “总感觉键盘侠不分青红皂白的在搞事情,我们汪半壁不约,谢谢。” “想要流量去找别人,汪佳雯谁也碰不动。” 负面的声音在逐渐消失。 而汪佳雯的支持者们才刚刚崭露头角。 虽然被黑了一阵。 可人气方面始终都在线。 瞧瞧现在的微博热搜榜。 不是汪半壁就是《民谣的样子》这一类的话题。 都快霸榜了。 压根拦不住。 这还没完。 一些业内人士在看到被转发的歌词解析后也纷纷表态。 “汪佳雯这首《我记得》在我看来实则是描述前世三次和母亲遇见的故事,分别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慈祥的叔父和可爱的小侄女,以及被战争分开的恋人,这三次和母亲转世相遇。” 某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大v直接发出微博赞叹道:“不得不承认,这首歌的作词相当的厉害,很有水准,只字不提母亲,却到处都有母亲的存在,让人不由得会缅怀起过去,念及旧时,春光明媚,故人犹在,一切都未曾远离,当然,这仅仅是代表我个人的看法,至于歌曲本身想要表达的感情,相信只有作词人才最清楚,但我想说的是,这场比赛并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甚至我觉得汪佳雯的票数过于低了,至少对比她之前的比赛歌曲而言,这个成绩真的不算出众。”
看到这段评价。 网友们顿时炸毛了。 搞什么搞什么。 明明众人都觉得自己理解的差不多了。 可怎么看到这一顿输出后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明白。 现在民谣都这么生猛么。 听歌也得需要文化基础。 单是这一层层的抽丝剥茧也太秀了。 怪不得人家是大v。 这脑回路就不一般啊。 “卧槽,我以为汪佳雯在第一层,感情她原来在大气层。” “是我读书少,冤枉汪半壁了。” “博主说的对,这场汪佳雯的票数实在太低了,就这首歌,没有个299票都对不起它的存在。” “我感觉汪佳雯只是用母亲的身份点出了亲情的存在,让我们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爱。” “楼上的兄弟,别扯没用的了,赶紧让我们给汪半壁刷起来‘66666’吧。” 多方的引流之下。 微博话题汪佳雯这首《我记得》到底表达了什么感情已经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登顶。 一位民谣歌手三番五次登上微博热搜。 这也让一些流行音乐歌手蒙圈的不行。 什么时候这种歌也有这么大的市场了。 完全想不明白。 就在汪佳雯由守转攻人气爆棚的同时。 窝在家里面的邓彦军看到这一幕已经是面色惨白。 心灰意冷之下。 以至于双眼都逐渐变的有些空洞起来。 起初的发展状况的确是按照他的想法在进行。 并且发酵的速度很快。 自己是被迫害的一方。 节目组和汪佳雯则是施暴者。 没什么可说的。 后面的网友也很给力。 已经是把相当大的压力给到了对面。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逼得对方作出声明。 给自己道歉也好。 解释也罢。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 自己都会成为最大的胜利者。 邓彦军本以为一切都在往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过渡,可中途偏偏有人将歌词解析发了出来。 他还以为是汪佳雯的粉丝在作妖。 进行着最后无谓的挣扎罢了。 可看过后才发现自己错了。 错的离谱。 这首歌真不是乱写。 它本身是有另外一层含义的。 只是先前没人能够看懂而已。 短短的一瞬间。 邓彦军只感觉自己从天上坠落到了地面。 颤抖的手再次点开微博的评论区。 果然。 钱虽然花了。 可现在的风向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老邓,比赛输了就输了,回头堂堂正正的赢回来就是了,大老爷们搞这些把戏没什么意思。” “邓彦军,不是不想支持你,但是汪佳雯人家赢得没毛病啊。” “垃圾,就你在节目上唱的那歌能跟《我记得》比?快别做梦了,赶紧醒一醒吧,什么玩意。” “比赛确实有黑幕,不然你能拿到这么多票?简直要笑死爹了。” “汪半壁有后台?我真是呵呵你一脸,嗬~tui~” 看到网友的最新评论。 邓彦军如坠冰窖。 完了。 彻底完了。 自己不仅仅是输了比赛。 好像还失去了更多珍贵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