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之主!_第二百二十章 破六万军,斩九宗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 破六万军,斩九宗师 (第3/4页)

原因。

    尤其是姬家子弟之中,修行垫龙经,以及天子龙拳与九式天龙剑法,更是战力无比强横,比起同等级高手,强出不止一筹。

    这也是姬家的底蕴所在。

    姬长风为人隐忍,早年立下大功,得了垫龙经传承,他既然表明心迹,不争至尊九五之位,当然不会修行天子龙拳,而是把九式天龙剑法,练到骨子里。

    此时一剑山河动,一剑苍龙起。

    只是一出手,就把陈平布下的领域压制,硬生生撕裂,剑化血龙,直有吞天噬地之威。

    剑光起处,阴阳归位,波平浪静。

    奇异而又巧妙的,一剑正正点中陈平黑龙剑尖。

    “好。”

    “王爷神威。”

    四面响起一阵欢呼。

    他们看明白了。

    无论是一剑如奔雷,挟裹阵法和领域飞速斩来的陈平,还是悍然反扑,剑化血龙的真武王,其实抢的就是这片天地元气的cao控之权。

    同时,比的也是功法和剑法的变化。

    破招,破意,破气,破的是对方的杀气剑心。

    真武王凭借着精妙至极的剑法,以及浑厚无比的功法,甚至,还有自身血龙领域,从方方面面,把陈平的所有优势抹平,一剑交锋,平分秋色。

    只要真武王姬长风,能硬扛住陈平突袭,再有数位合一境围攻,这次夜袭,就算是彻底失败。

    而陈平本人,能不能脱围而出,保得一条性命,还得两说。

    一声“好”字刚刚脱口而出。

    柳随风等人,突然脸色全都变了。

    他们看到,真武王姬长风那柄血龙剑的确是挡住了陈平的剑锋,却突然如同涟漪般震荡起来,坚韧至极的剑身,甚至包括真武王执剑右臂,突然变得微微虚幻。

    不是虚幻。

    而是被巨大力量震荡,从最细微的粒子层面,散了开来。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震鸣声,从两剑交锋处响起。

    波纹如浪。

    向着四面八方冲击。

    所有人都被狂潮般的劲气冲得倒飞而起。

    远远望去。

    就看到。

    真武王身上华丽盔甲,已是如同漫天蝴蝶一般炸飞。

    发丝乱舞着,面色惊恐苍白,身体也跟着倒飞数十丈,如同纸鸳一般。

    眼尖的人,还能看到,他的那条右臂,已然空空如也。

    连同那把血色长剑,间然化为粉雾,消失在了空气之中……

    “挡得住招,挡不住力啊,真武王,你太高看自己了。”

    陈平嘿然冷笑。

    身周劲气如同金蛇乱舞,虚停半空,手中黑剑斜指,威压四方。

    他也不得不承认,真武王姬长风无论是真气的凝实锋锐,以及剑法的精细巧妙,其实都不在自己之下。

    垫龙功练出来的血龙,甚至,把自己的坚固到成为真实的众生领域也撕碎了。

    就算是遇到杜兰神师,单凭这一剑之力,就已胜过三分。

    但是,当初自己还远不如现在,就已能与杜兰神师拼个不相上下,最后更是阵斩对手。

    何况是如今的自己,已然再次提升一个境界,力量增加五成之多。神魂达到显圣境界,以精神rou身御剑,一分力都要用出两分力来,出剑攻击力,起码大了三倍。

    在这种情况下,真武王只比杜兰神师强上一点点的武力,可保不住一条性命。

    对信息的收集有误,错判了局势,盲目自信,竟然不加防备的大咧咧的等在中军帐中,陈平只能说,天灭真武王,与己无干。

    一剑震碎真武王的手臂和长剑,陈平顺势掩杀。

    耳边就听到数声呼喝。

    “救王爷。”

    身侧人影一闪,仿佛云朵般遮住双目,剑气化为丝线刺到自身各处要xue。

    天空又出现巨大柳树虚影……

    远处有大河滔滔,一声剑鸣,直震荡到灵魂深处。

    更有着无数细小黑圆的珠子,布满整个天空。

    一时之间,数位合一境大宗师同时出手。

    有镇魂音,有天罗珠,有心柳域,有紫雷域……

    “呵……”

    陈平想也不想,只是紧紧盯着真武王狂退的身影,身上出现一个虚幻丈六身影来。

    所有攻击,打到虚影之上,就像是打入了另外一个空间。

    一柄黑剑纵横交错,斩出一片剑气狂潮。

    四周隐隐响起无数百姓歌颂太平的声音。

    首先就是柳随云,他的云雾柳丝域,只是刚刚布开,眼前就失去了目标,只能看到虚影冷笑的望着自己。

    然后,头脑一震,整个头颅,就已化为血雾崩散。

    他自忖身形随云聚散,并没有如兄长柳随风那般,练就柳木替形之法,此时被那剑光斩中,正要化为云遁之术,就感觉精神凝固,被一股强横至极的意念之力牢牢控制。

    下一刻,他的脑袋就碎了。

    点点精神力,如同残烟般,被清风吹散。

    四周元气崩散。

    再接着就是裴东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