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泰山帝:太祖与太宗必会为朕所傲! (第3/4页)
在这里,很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明明是打赢了占据上风的大宋,竟然要向辽国赔款,每年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 并且在盟约之中,宋朝与辽国约为兄弟之国,承认辽国皇帝和宋朝天子一样也是天子,承认燕云十六州是辽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约定互不侵犯。 从后世来看,史学家一般认为澶渊之盟是利大于弊,因为这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但对于宋朝来说,这是政治上、外交上的巨大失败。 中原王朝素来讲究的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个皇帝是绝不可能承认其他国家的君主为皇帝。 比如南北朝时期,虽然南朝和北朝都称帝,但是他们相互之间坚决不承认对方是皇帝,这天下只能有一个天子。 而因为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得宋朝成为了第一个承认少数民族政权君主是皇帝的中原王朝。 另外还有一点。 泰山帝他爹赵二的真正死因,其实就是第一次北伐屁股上中的的那两箭,可以说赵二就是死在辽国手中,从这个角度对于泰山帝来说,辽国与他之间有着杀父之仇。 这高低应该不死不休,不共戴天才对。 结果泰山帝倒好,直接把仇人认为了兄弟和婶婶。 澶渊之盟后多年,碍于国内群起激愤的舆论压力,泰山帝被迫下了一道罪己诏。 而赵恒为什么又要去泰山封禅,核心是在澶渊之盟签订之后,泰山帝觉得自己简直太牛逼了,亲手缔造了大宋的百年和平,这是一件多么光辉伟大的功绩,足以万古传颂。 至于燕云十六州。 泰山帝:啊?你说什么?燕什么六?风太大我听不清啊! 自古以来,帝王封禅都必须得满足三个条件。 一,一统天下,再造山河。 二,开疆拓土,功绩彪悍千古。 三,祥瑞降世。 第一条和第二条赵恒是不可能拥有了,所以泰山帝果断的选择了第三条路子,天降祥瑞。 天书《大中祥符》,这就是最大的祥瑞。 以至于泰山帝为了迎合封禅,直接把年号改成了祥瑞之名:大中祥符。 为了封禅,泰山帝还做了一件令人笑不活的事,贿赂大臣。 宰相王旦、重臣陈尧叟、丁谓、杜镐等,去宫里陪泰山帝喝酒的时候,都收了泰山帝的财宝,回去都是用车拉。 而王旦也是个体面人,收了钱,必须得办事,何况还是给皇帝办事。 于是在大中祥符元年三月,为了体现大宋全体民众的意愿,宰相王旦带领少数民族代表、宗教界代表和德高望重的民主人士代表共两万四千人,共同上表请求官家前往泰山封禅。 泰山帝面对这等滔滔民意,纠结良久之后,一脸不情愿的点下了头,下旨宣告天下,泰山封禅,正式进入筹备阶段。 值得一提,得益于赵大在封桩库中的海量存钱,泰山帝这一次的泰山封禅,规模堪称为历代之最,甚至为了宣扬自己这场泰山封禅的伟大之处,泰山帝还给赵大编了个故事《圣祖降临记》,直接把赵大羽化成仙,弄了个新名字:赵玄郎。 除此外,天下为了迎合泰山帝的这一场封禅,全国各地纷纷是大兴土木,营建宫观,光是开封修建的玉清昭应宫就包含了2600座殿宇建筑,泰山帝还命全国州县都必须建立天庆观供奉三清玉皇,其总数超过一千所。
泰山帝玩一次泰山封禅,生生耗费了八百万贯。 他自个着实是爽了一把,只是泰山的名声彻底被玩坏了。 从泰山帝封禅之后,后世帝王都不再进行泰山封禅,泰山帝完全是以一己之力,强行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档次,后世帝王都耻于与其并列。 泰山很无辜。 因为从那之后,泰山景区的票价就掉了。 泰山:赵恒,还我票价。 季伯鹰脑海飞速思考,大致掠过了关于宋真宗赵恒的一些简单信息。 至于这赵恒发来的视频申请。 季伯鹰没有犹豫,直接拒了。 有些事情,比如挨打这种事,视频起来没啥意思,还是得现场感受一下力度。 “仙师,接下来可是澶渊之盟?” 赵大听到仙师口中所言的‘下一个’,不由发问道。 而此刻,屁股痛的赵二也是在好狗王显搀扶下勉强站了起来,亦是听得眼中疑惑。 对于季伯鹰的身份,赵二大致也猜到了,天上仙人。 ‘澶渊之盟?’ 对于这个不平等条约,老朱自然不需要解释,这玩意对他来说都是历史,李二和祖龙则是完全不感兴趣,他们只在乎自己的王朝。 「通晓」 季伯鹰懒得费口舌,瞥了眼赵大、赵二以及柴荣,将方才脑海中掠过的关于赵恒的简单信息,顷刻灌入了三人的脑海之中。 短暂的信息消化之后。 赵大瞳孔一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