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赵二:兄长,你看见了吗?赵大:我看见了。 (第3/3页)
不是脑子缺根筋的大傻子?
另外还有一个事,也很值得令人玩味。 宋军二次北伐结束之后,在赵二的移民圣旨及其西路军监军的一番迷之cao作之下,杨无敌身死,潘美作为西路军主帅,自然受连带责任,直接被连降了三级,并且就此彻底被赵二排除在了中枢核心之外。 然而崩溃了的东路军主帅,名义上导致二次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鲁国公曹彬,仅仅只是被赵二不痛不痒的降了两级,并且在几个月后又火速升了回来,同时还加了封赏。 这套路,就问你像不像给大哥背锅,进号子蹲了几个月的小弟。 而曹彬这个人,还有着一个很著名的特点,那就是特别听话,坚决贯彻执行来自于领导的任何指示,并且不管自己觉得这个指示是对是错。 宋太祖赵大就曾言: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 这个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说,只要是皇帝下的令,不管是什么,曹彬都一应照办。 既如此,不妨大胆做一个假设。 二次北伐,宋军三路齐发,负责打掩护的西路军和中路军都干的风风火火,捷报频频。 这些捷报被源源不断传回开封,送到了赵二的办公御案之上,每到一封捷报,就让赵二肾上腺素飙升一个档位,自信心直接爆棚。 可是赵二看到这些中路和西路的大胜捷报,翻来覆去的等,作为东路的主力却是迟迟没有动静,自信心爆棚的赵二,忍不住了。 所以高粱河车神选择亲自出手了,微cao大法之下,大手一挥,一道圣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曹彬的东路军中。 曹彬一看,既然老板都下旨让自己上,那还管什么战机不战机,眼睛一闭,上就完了。 打输了顶多给老板背锅,抗旨可是要全家玩完的。 而等到东路军第一次折返回雄州之后,车神的下一道催促圣旨又到了,曹彬只能是硬着头皮又继续上了。 一个打了几十年仗的统帅,绝不可能在这种常识问题了上连续错两次,除非脑残。 至于史书是怎么写的这一段。 比如太宗告诫诸将‘持重缓行,毋贪小利以要敌’,比如太宗传旨给曹彬,命其不得向前进军之类,用以彰显太宗皇帝虽然身处京师,但依旧时刻掌控全局,北伐失败属实是这些将领不听太宗英明号令所致,坚决维护了太宗皇帝在历史上伟岸光辉的正面形象。 但是从高粱河车神在第一次北伐战场的综合表现来看,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他能说的话。 而且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人总是缺什么,补什么。 比如朱老四给自己补了个亲娘,李二给自个爹补成了庸碌老头。 赵二笑了笑:大唐李二,吾辈楷模。 反正横竖皇帝肯定是不会有错的,错的肯定都是你们这群带兵的。 再加上曹彬又是个听话的老实人,既然已经心甘情愿的表示愿意给老板背锅了,那回朝后再跟史官对一下口供更是问题不大。 “小赵啊,习惯就好。” “你这小老弟对外的路子虽然不行,但是对内手段还是很可以的,不然你也不会着了道。” 老朱笑呵呵的拍了拍赵大的肩膀,示意赵大看开点。 这话,确实是说的很贴切。 纵观赵二上台之后,对内实行的一系列措施来看,那是一整套的行云流水,丝毫不逊色赵大当年的杯酒释兵权,从文臣到武将到宗室,就没有不服气的。 谁不服,分分钟直接毒死,真当绝命毒师这个称号白领的? 赵大没有理会老朱,眼眸微寒,目光落在这殿中的赵二身上。 来自于尼古拉斯·老赵的愤怒,即将迸发。 而此刻,这殿中赵老二,双手背于身后,一双眼眸扫过诸将,眼神中透着睥睨之意。 “此次北伐,朕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 “收回燕云十六州,复我汉家江山一统,完成太祖之遗愿。” 话音落。 殿中诸将都是再次行礼。 同时心想,你特么什么事都能扯上太祖,你特么好意思么?! 心里这样想,当然嘴上不能说,都是恭恭敬敬。 扫了一眼这帮即将出征的将帅,赵二脸上洋溢着浅浅笑意。 接着,脸色正肃。 “朕御极之初,收归吴越、漳泉。” “朕御驾亲征,北破契丹,平定贼汉。” “当年兄长之所以选择了朕,那是因为他相信朕,将这大宋的江山社稷托付于朕,当今中原天下,仅剩燕云未归,无日无夜,无时无刻,朕不在思虑此事。” “待到燕云之地归我大宋版图之日,朕定当亲往永昌陵祭奠兄长,以告慰兄长在天之灵!” “倘若太祖见到今日之大宋,见到今日之朕,必会欣慰。” 赵二仰头长望,一副缅怀之色。 “兄长,你看见了吗?” 话音方落。 一道淡漠之音,在这万岁殿冰冷紧随而起。 “我看见了。” ‘解。’ 季伯鹰于心中一念而动,六道身影,骤然出现在这万岁殿中,出现在赵二以及这帮宋臣眼中。 嗡~! 脑瓜子嗡鸣不止,包括赵二在内,皆是‘???’! 同一刻。 洪武醉仙楼,主堂。 身处全息投影直播的大明一众天子储君们,每个人脸上都是洋溢着不加掩饰的兴奋之色,身前桌案上都是摆放着刚刚切好的鲜红西瓜。 ——————————— PS:时间如梭,一晃眼小小妖都已经出生两个月了,体重也有十一斤了,现在每天得抽出几个小时带小小妖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据说这是给小孩储备视力。 PS:等小小妖再大点,时间充裕些,看能不能适当每天多更一些字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