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_第236章 要想富,先修路!赵大:高粱河战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 要想富,先修路!赵大:高粱河战神? (第2/4页)

精进,就可以着手造了。”

    “真正的核心点和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在于铁轨的铺设。”

    “你们当前所见的这条铁路,被称为死亡铁路,铁路修成之日,每一根枕木之下都躺着粼粼白骨。”

    给老朱这帮人看这个,主要是给他们传递一个认知,修建铁路是一条很费命的事。

    季伯鹰扫过眼前这些正在修铁轨的劳工,在这些劳工的身后,有着一个个衣着日式军服的八嘎,手持鞭子,背着步枪,正挥着鞭子破口大骂。

    “倭奴?!”

    原本整堂课都显得无精打采的武宗朱厚照,这会站在一个小日子身边,耳听鸟语,眉头皱着。

    他对外语很感兴趣,在平了倭岛之后,也顺带学过几句鸟语,一听就听的出来。

    “嗯。”

    “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倭国抓了四十万劳工,其中不乏汉家子弟。”

    话音落。

    这帮天子储君都是眼中露出戾色,他们没有办法改变另外时空的既成事实,但他们可以改变各自时空。

    “今日课闭,我回去便下一道圣旨,命人将倭岛上的倭奴尽数运回我大明本土,让这帮倭奴都去修铁路,并且一日只可食一个馒头!”

    “馒头?为何这般奢侈?”

    “这帮倭奴何来吃馒头的资格?”

    “我建议,命各地官衙,将民间猪狗吃剩下的吃食收集起来,不要浪费,就给这些修铁路的倭奴果腹之用。”

    “好主意!”

    “此计甚妙!”

    “…………………”

    提出方案的武宗,微微昂头。

    在众人的认可之中,这会才终于是找回了一点内心的自信。

    “兄长,咱觉得这个法子不大妥当。”

    听着这帮儿孙的讨论,老朱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咱大明国土广袤,往后陆地扩张的话,领土会更盛,如若要在大明全境铺设铁路,尤其是要铺设通往西伯利亚的铁路,期间必然要耗费大量劳工。”

    “倘若把这些倭奴都累死饿死了,往后谁来给咱大明造铁路。”

    话说到这,老朱的意思也清楚了。

    他并不是对这些小日子产生了什么人道主义关怀,单纯是担心小日子死光了,就没有免费劳动力给大明修铁路了。

    “父皇说的对。”

    “细水才能长流,必须确保国内倭奴的一定量级,才可以源源不断供给我大明的劳力。”

    这会,刚核实完成绩的阿标,亦是站起了身,来到老朱身侧,点头说道。

    ‘倭奴?’

    这些话,落在赵大李二以及柴老板耳中,皆是惊异。

    他们几个当然知道‘倭’是代表着哪个国度,他们只是没想到,大明竟然已经灭了这个跨海岛国,而且想不通花这个精力灭这个岛国有什么用?

    至于祖龙嬴政,他压根听不懂倭奴是什么意思。

    毕竟‘倭国’,这个‘倭’字是东汉开国皇帝,大魔导师刘秀赐下的国号,祖龙这个公元前的人自然是不知。

    “具体如何安排倭奴,你们自己定。”

    这件事上,季伯鹰并没有掺和进去,该怎么用这些小日子,各个时空大明可以自决。

    因为,大概率是用不完。

    小日子这个岛国的国土面积虽小,但是在人口基数方面一直不弱,小日子在迈入近现代之前,与大明对应的时期,人口基数一直维持在千万左右,甚至就算是战国最严重的阶段,也有七百万之数。

    一千万人口,排除其中的老弱女幼,可用于替代徭役的劳动力至少在两三百万,这个规模的劳动力,足以支撑当前大明的百年发展了。

    而且就算倭奴用完了,在遥远的非洲大地还有着一群黑猴子,这都是免费劳动力。

    再不济。

    大明都已经海外扩张了,想来大明打工的老外不要太多,廉价劳动力要多少有多少。

    以全球之力,供养大明一国。

    “你们记住一句话。”

    季伯鹰扫过这帮天子储君,表情凝重。

    “要想富,先修路。”

    话音落。

    众人无不是瞬间感觉到一股失重感涌上心头,周遭景象再一次变化,眼前的铁路和劳工都全数消失了,当眼前景象再次稳定之时,所有人皆是瞳孔猛的一缩。

    骇然,身处于星空之中。

    准确来说,是处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之上。

    “朕所在之天地,竟是个球?!”

    言语者,祖龙始皇帝嬴政。

    他望着下方的这个水蓝色大球,眼色惊骇至极。

    嬴政感觉自己的世界观,碎了。

    不仅是嬴政,包括李二、赵大、柴老板,这三人同样望着这个水蓝星球,也都是脸色惊异,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

    尽管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浑天学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

    但皇帝这个职业,一般都不大相信科学。

    宋应星等十五人,则是一个个神色平静,唯有对造物主的惊叹。

    他们这些大明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