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 阳谋对阳谋!鳌拜:终于轮到我出场了!(中秋快乐!) (第1/4页)
阳谋立身,阴谋防身,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鬼谷子 …………………… ………… 风,怒号在这数丈高的督战楼之巅,强行吞没了新任金国大汗皇太极的愤怒。 皇太极在一番咆哮,发泄完心中愤懑之后,飞快让自己冷静了起来。 这一点,便是皇太极的过人之处,也是他能够最重上位的最为重要的一点素质。 严格的自我要求以及不论在何时境地,都能够让自己保证一颗冷静的大脑,对当前时势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 凌乱于风中。 呼吸,逐渐沉重。 皇太极凝望着城外正在撒火药的明军,以他的聪明,自然知道这是故意为了引自己出战,眼中露出一丝果决之色。 阴谋尚且可破,阳谋最为致命。 这个坑,不得不跳。 意味着皇太极必须放弃现在的固守策略,在被围城的境况下,转而为攻,寻求破局。 因为他不能看着这些开垦的田地被如此毁去,一旦全数荒芜,哪怕仅仅只是荒芜一两年的时间,整个金国也会陷入不可挽回的崩溃之中。 建州女真和蒙古人不同,汉化程度很高,数百年来长期对大明的依附,使得他们早已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根本无法做到打一炮换一地,靠抢掠为生,也不习惯于那种居无定所的日子。 “既然你有阳谋,那本汗也来个阳谋。” “你我阳谋对阳谋,看谁能嬴到最后!” 一咬牙。 皇太极神色决然,折身下了督战城楼,身上充斥着一股冰冷肃杀之意。 他很清楚。 现在的他,只剩下了拼死一搏的资本。 赢了,他将带着他的族人迈入全新阶段的高速发展,国力成指数的倍涨。 输了,那就全族玩完,去地下向老爹努尔哈赤报道。 ……………………… 洪武时空,醉仙楼主堂。 随着王阳明的这一招阳谋施展,尽管这一波cao作在道德上略微有些缺损。 但并不妨碍观影者的观看体验,毕竟王大圣人在战场上的人设一向如此。 此时这一众大明天子储君,都是饶有兴致的望着沈阳城下之景,他们都想知道面对这等境况的皇太极,接下来究竟会怎么做。 “小唐,你觉得这皇太极如果选择出城而战,会采用什么战法?” 老朱侧头看向坐在讲台旁嘉宾椅上的李二,开口问道。 从老朱屡次搭话能看出,老朱显然是很是热衷于和李二共同探讨军事问题。 毕竟,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朱元璋次之。 就军事能力的皇帝,都喜欢和唐太宗比一比。 “困局之中,唯有求变二字。” 李二几乎没有想,脱口而出,这是一個牛批军事家的本能。 一个‘变’字,落入老朱棣朱老四等等几个对军事感兴趣的大明天子耳中,这些人都是皱起了眉头。 当下的他们都在尝试将自身代入皇太极的境况,在心中问自己,当自己处于在这等情况下,应该怎么去摸索出这一个‘变’字。 该怎么变才能变出花?! 季伯鹰扫了眼这几个军事狂人,他不懂军事,但心中亦是有些好奇。 不过他所好奇的关注点,并不是徐达和常遇春这些正面战场的对阵厮杀如何。 而是好奇。 王阳明这位心学大圣人,下一步又要搞什么。 以阳明大圣人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既然已经出手了,就绝不会是浅尝辄止,必然是早就算计好了,一套接一套、一环接一环。 只要没玩死,那就继续玩,不把人玩死,绝誓不罢休。 “辫子出城了!” 当季伯鹰将天启战场的时间线继续往后划过了一天一夜之后,武宗朱厚照的声音响起。 看来在经过一天一夜的思想争斗和战事准备之后,皇太极终于是选择了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 闻言,众人下意识凝目望去。 果然大批辫子八旗兵涌出了沈阳城门,而且不是一个门,是八个门, “真是奇了怪了。” “开八门?!” 武宗眉头皱了起来,忍不住发出疑问。 他能够预料到皇太极出城拼死一搏,但是没想到是开八门这种打法。 明朝沈阳,金国盛京城,自从努尔哈赤将都城迁移到沈阳之后,便是着手沈阳的城防工事,同时修建了八门。 东西南北各两门,族内八旗各行职守一门,称作盛京八门。 为此,还多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官职,八门提督。 历史轨迹中的鳌拜他爹,瓜尔佳·卫齐,就在皇太极出征的时候被授予八门提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