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_第198章 陛下可是想禅位?全员大体检!朱老四:老五,你啧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8章 陛下可是想禅位?全员大体检!朱老四:老五,你啧什么?! (第3/4页)

>    马皇后一脸的慈爱,摸着跪在自己跟前,抱着自己大腿的朱文正脑袋,安抚着这位大侄子受伤的心灵。

    不管怎么说,当年朱文正被圈禁,最后郁郁而终,大概率是一件冤屈。

    这份经历,对于老朱和马皇后等人来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是对从坟里爬出来的朱文正来说,一切就仿佛就是昨日之景。

    他在老朱面前不敢吭气,但是在马皇后面前,那就像是见了亲娘,泛酸。

    老朱在一旁看的,一个劲的掐胡子,眼里满是愧疚之色。

    而在这暖阁中,阿标和刘伯温也站在一旁,他们两个也没想到朱文正这么能哭。

    此番他两深夜进宫是来找老朱汇报工作的,趁着朱文正嗷嗷哭的功夫,老朱已经把阿标和刘伯温呈上来的最新方案看完了。

    看来这朱文正不仅守城的功夫牛逼,嗷嗷哭的持久力也不差。

    “标儿。”

    “既然兄长都已经在课上认可了你,那今后但凡是仙课上所学之政,你皆可自断。”

    老朱将手中这份方案放下,满脸笑容的看向阿标,字里行间都是透着对好大儿的绝对信任,连改革内政这种方案都可以自由决断,这基本上等于是把皇权全下放给阿标了。

    就差来一句:标儿,你准备准备造反登基吧,军队和战备咱都已经给你备好了。

    “儿臣遵旨。”

    阿标点了点头。

    接着。

    老朱站起身来,背着手,独自朝着暖阁外走去。

    阿标刚想跟上,被老朱一个眼神制止了。

    “标儿,你在这里陪你的母后,与你堂兄好生叙旧。”

    随后,目光看了眼刘伯温。

    “老先生,可愿赏个脸陪咱走走。”

    刘伯温闻言稍顿,随即躬身行礼。

    ‘老先生’这个称呼。

    在老朱的创业时代,在老朱的团队中,是老朱对刘伯温的专属称呼,而等到大明开国之后,老朱就基本再没有怎么喊过了。

    而一旦喊出这个称呼,则必然是有要事。

    二人先后步踏出了暖阁,夏夜里的风,带着几分凉爽。

    刘伯温走在老朱的身侧,差不多慢半个身位,二人漫步于这乾清宫廊道之间,有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起来,水滴从斜瓦而落,滴答滴答的落个不停。

    “复生之后,可还习惯。”

    老朱声音平和。

    刘伯温笑了笑。

    “谢陛下关心,老臣都还好。”

    “嗯。”

    “你长子刘琏之死,咱已经让锦衣卫彻查过了,但凡涉及的相关人等,一律下狱问罪。”

    老朱话中所提及的刘琏,是刘伯温长子。

    在刘伯温死后,因为心中对刘基之念,再加上刘琏本身确实为不可多得的国之栋才,老朱一直都想重用刘琏。

    而在洪武十一年,即将由地方大员升入庙堂决策圈的刘琏却是遭受淮西之迫,不愿受辱,再加上疾病缠身,于任上堕井自尽。

    次年刘琏忌日,老朱对刘琏之死感慨万千,亲自为刘琏写下祭文,遣使祭灵。

    史书对刘基长子刘琏的评价: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

    如若刘琏能够在洪武朝多活几十年,必然是洪武一代良臣。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琏儿的命。”

    刘伯温很是平静的回着。

    但清晰可见,刘伯温的眼眸深处有着难掩的失落。

    刘琏是他的长子,更是他常年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的衣钵传承,将一身所学都尽数教授给了自己的这位长子,而刘琏也没有辜负刘伯温,一身才学兼备,让刘基引以为傲。

    在刘伯温复生后,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刘琏现在何处,当得知刘琏已经堕井而亡的那一刻,刘伯温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变化。

    下一秒,直接晕阙。

    “明天上课之时,咱会请求兄长,以国要用士之名,求兄长复生刘琏。”

    老朱显然已经摸清楚了仙师的脉,但凡是于国有利的事情,仙师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反之。

    于国祚无用之时,仙师都是爱理不理。

    既然能复生刘伯温和常遇春,也不差一个刘琏了。

    闻言,刘伯温猛的一顿。

    随即后退两步,朝着老朱跪了下去,恭敬施以跪拜大礼。

    “臣代琏儿,拜谢陛下。”

    老朱微微垂眸,望着跪拜行礼的刘伯温,眼中升起凝重之色。

    “既然咱答应帮你做了一件事,那你也应该为咱解个惑了。”

    话音落。

    还不等老朱张口,刘伯温已然出声。

    “陛下可是想禅位。”

    …………………………

    月升日落,日升月落。

    周而复始,亘古不变。

    当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缕晨曦照破厚重沉云之时,大明帝京的大街小巷,已然是人声鼎沸。

    随着各种改革的实施贯彻,整个民间的活力都在被不断激发。

    帝京,只是一个缩影。

    秦淮河畔,醉仙楼,大批的锦衣卫戍守在河岸两畔。

    在这河畔生活的百姓早已经习惯,当早朝结束之后,皇帝陛下的龙撵就会驾临醉仙楼。

    如果按照天子的安保级别,只要天子在醉仙楼,那整个秦淮两岸都得给封起来,但天子特例下诏,不得惊扰百姓,故而除了龙撵驾临的那一段过程之外,秦淮两岸自由通行。

    老朱神色带着几分轻松,进入醉仙楼,迈过主堂门槛。

    从这脸上的愉悦得意看出,昨夜和刘伯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