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_第190章 建奴:风浪越大鱼越贵!季伯鹰:这货也能算天子?!(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 建奴:风浪越大鱼越贵!季伯鹰:这货也能算天子?!(二合一) (第3/4页)

倭患,合剿内患,移师蓟辽,出征朝鲜,抗击北虏。

    大明这片地界,只要是有搞不定的地方,就有戚家军,只要戚家军到了,搞不定的也得搞定。

    戚家军的足迹,可谓是走遍了大明朝的南北。

    并且戚家军军纪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古今罕见。

    这是一支宛如钢铁一样的强悍铁军,从成立至全盛以来,戚家军在战场上未尝败绩,斩敌数量更是高达十五万余。

    如果这一支戚家军能够保证传承到明末,或许对明末的战局,会有巨大的影响。

    至少。

    只要有戚家军镇守蓟镇,清军就绝不可能迈过山海关。

    既然话已经说到了这里。

    老朱等人的目光,都是顷刻间落在了老万历的头上。

    毕竟,既然嘉靖没问题,隆庆没问题,那继续往后推一推时间,这戚家军出现问题的时间点,必然就是在万历年间。

    “来吧,解释一下。

    老朱瞥了眼老万历,淡淡开口。

    咯噔。

    两百多斤的老万历心头一凉,紧张的在原地搓了搓大胖手,扭扭捏捏的张不开口。

    这事,他当然门儿清。

    毕竟那可是数万戚家军,又是几万只鸡。

    “我,我我……”

    季伯鹰瞥了眼老万历,眼中有着一丝扼腕叹息,开口给老万历说出了答案。

    “万历二十三年,戚家军于蓟州兵变,得万历皇帝默许之后,蓟镇总兵将戚家军引诱至演武场,随后挥起了屠刀。”

    “血屠戚家军数千人,余者遣返原籍,只留下了数千骑最为精锐的骑兵。”

    ‘啪’。

    话音落。

    嘉靖神仙强忍着肚子翻滚剧疼,抬手就是一巴掌扇在老万历的脑门。

    然而。

    老万历明显是有经验了,在同一瞬间,一只手挡在了脑门上,精准接下来嘉靖的大逼兜。

    老万历:嘿!我预判了!

    ‘啪’。

    殊不知,嘉靖神仙是双手齐下,在拍向老万历脑门的同一瞬间,嘉靖神仙的另一只手精准无误的扇在了他的左脸。

    嘉靖神仙:嘿,不好意思,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伱个败家玩意,谁让你默许的?!”

    ‘啪’!

    隆庆小蜜蜂作为万历他爹,连忙也是跟着一耳光扇在老万历右脸上,毕竟打的越狠,祖宗们就越发不会怪他教育无方。

    “跪着。”

    老朱瞥了眼脸再一次肿起来的老万历,眼神冰冷,淡淡开口。

    委屈。

    实在是太委屈了。

    老万历耷拉着嘴,捂着左右两张以rou眼可见红肿起来的脸,一脸委屈的挪开了椅子,规规矩矩的跪在了座位边。

    五十岁的人了,还要罚跪,这什么世道啊!

    之所以感到委屈,那是因为,老万历认为他自己当年也不知道这蓟州兵变究竟咋回事啊。

    万历二十三年的那会,他都已经开始摆烂七八年了,奏章是个什么东西?

    至于蓟州兵变这茬事,他当时所接收到的消息就是戚家军要造反了,那既然要兵变造反,肯定得屠了啊。

    再加上。

    这帮戚家军是我老干爹老张的死忠粉,管他们究竟是真的兵变还是假的兵变,一股脑屠了放心。

    可实际当时的情况却是。

    入朝鲜作战归来的戚家军,立有大功。

    然而却是连糊口的军饷都不发,那戚家军自然是有牢sao的,聚在一起要军饷,这也是情理之中,故而蓟镇总兵王保就以这个理由,上呈朝廷戚家军兵变谋反,随即将戚家军诱之演武场血屠。

    不过究其本质原因是,戚家军是南军,对戚家军的这一场屠杀,本质上其实就是党争的延续和南北军的对立。

    党争自然很好理解,戚家军是戚继光一手打造出来,留给大明帝国的宝贵遗产,而戚继光的靠山就是张居正。

    张居正的结局就不用说了,身为万历的老干爹,死后被万历皇帝从头到尾的清算了个遍,棺材板都差点掀了拖出来鞭尸。

    连老张自己都混成这样了,那自然而然,所有和张居正沾边的,都得被清算一遍。

    可怜戚家军这一支百战之师,最终没有倒在战场上,反而就这样白白成为党争的牺牲品,倒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之下。

    党争误国,诚不欺我。

    “常十万停下来了!”

    就在这时,随着武宗的一声喊出,众人的目光都是重新落在了常遇春所在战场。

    接下来,属于常十万的个人e!

    …………………………

    泰昌时空,距离辽阳城二十里之外。

    一路狂奔至此的常遇春以及麾下五千铁骑,这会都是勒马停留了下来,每一个人,眼中都是充斥着肃杀之意。

    常遇春身跨殷红战马,伫立于众骑之前。

    扫过这帮骑兵,关于这支铁骑的历史,常遇春大致也了解了一些。

    这五千骑,都是蜕变于当年的戚家铁骑,他们中大部分都是当年戚家铁骑的后代。

    子承父业这一套,并不奇怪,尤其是在一些拥有特殊战力的兵种之中。

    “你们的先辈,驰骋沙场,百战不败,让敌闻风丧胆,是我大明之不世铁军。”

    “而今日。”

    “我常遇春得统帅诸位,是我常遇春之幸。”

    ‘常遇春!’

    三字入耳,每一骑都是精光爆闪。

    大明第一野战之神!

    “诸君,可愿追随于我。”

    “诸君,可愿重现先辈之荣光!”

    常遇春的声音,平淡无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