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勇冠三军常遇春!建奴:怎么又是你?!(再养就没啦!二合一!) (第2/4页)
“记住,我在这里说的弱化二字。” 在老朱棣和朱老四刚才给出的答案中,他们两个所做的选择,实际上和当年汉武帝以及唐武曌的选择基本上一样,都是采取极其强硬的措施。 比如汉武帝,就是强行将地方豪强的话事人给关到皇陵守墓去。 然而,这种霸道做法。 只能做到压制一时,压不住一世。 “瓦解地方宗族这件事,就像是疏通黄河水患,一味强行压制,看似有效,但实际只不过是能够解一时之急,往后则是要迎来更为迅猛的冲击。” “记住,一定不能急躁,这绝非是一时之功,甚至都不是一朝能解决的问题。” ‘弱化。’ 二字入耳,每个人都是神色紧凝。 显然。 包括老朱在内,他们都更喜欢那种短平快的直接方式。 尤其是老朱棣和朱老四,他们两个的行事风格都像极了当年汉武,更喜欢一刀切。 “我明白了。” 阿标闻言,沉思片刻后,深吸一口气。 ‘你怎么又明白了!’ 众人一愣,下意识的看向阿标,每一次阿标的明白,都等于是把他们的智商生生摁在地上摩擦,尤其是同为一根管子出来的朱棣三兄弟。 “仙师方才话中的意思是,核心是弱化宗族在乡民心中的地位。” “由国家来承担宗族原本对每户个体的责任,逐步弱化个人对宗族的信任,进而让他们对国家产生信任,在他们心中构建国家概念。” 阿标连声开口,逻辑通顺,一听就是上课极其认真且思考的那种。 “不错,阿标理解的很好。” 季伯鹰点了点头。 “阿标,你进一步和大家说一说,在你看来,伱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构建乡里小民对国家的信任,怎么做才能够弱化宗族在乡民心中的价值。” 阿标点了点头,接着深吸一口气,这才站了起来。 “仙师,以学生之拙见,我有以下两个方案。” “一,在各级乡里设立对应宗族的乡衙,专司负责处理乡里琐事,并直接受县衙管束。” “二,在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由朝廷加大对乡里小民的投入,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比如为乡里小民建造新房,铺设通往城里的道路,构建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季伯鹰听的眼睛一亮。 好家伙。 有前途。 不亏是我教出来的徒弟,这么快就自我领悟了伟大的新农村建设,这一招俘获无数底层民众人心的超级大法。 “说的极其之好。” 一语称赞。 众人听到这,都是一惊。 他们还是第一次从仙师口中听到‘极其之好’这个称赞,一个个无不是纷纷做笔记,把阿标刚才说的话记录下来。 老朱更是脸上涌现出得意之色,不愧是咱的标儿!这可是咱亲手一手教出来的好大儿! 三个朱棣低下了头,偷瞄了一眼老朱:我等肯定是你醉酒后造出来的! 季伯鹰满意的点了点头,给了阿标一个坐下的眼神示意,接着继续开口道。 “除却在阿标刚才所说的两点基础之上。” “我们还需要建立一整套对乡里官衙的监督机构,并且严格乡衙的换届制度,彻底杜绝一人独霸乡里十数年的情况发生。” 季伯鹰可是记得很清楚。 他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村书记就是那个姓范的,等他读完大学了,特么还是那个姓范的。 别人家十年前住土坯房,十年后还土坯房,这姓范的特娘的十年后直接搬进了别野。 “完善对个体的保护,建立起乡里小民对国家的信任,在天下各乡构建属于政府衙门的权威,以此来取代宗族,这的确是弱化地方宗族的方法之一。” “你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话音落。 季伯鹰目光扫过在场的这帮天子储君,神色凝重。 “当百姓不再需要宗族保护的时候,宗族也就将自然瓦解。” 这一句话,落入众人耳中,嗡鸣不息,如同醍醐灌顶,每个人都是眼神瞬间精亮。 “兄长就是兄长,一言释之!精辟!” 老朱一拍太师椅,出声道。 自从得遇仙师之后,老朱那几十年已经没用的马屁功夫,最近俨然是变得越发熟练了起来。 接着,其他朱家子孙都是想跟上老祖宗的拍马。 “打住。” 季伯鹰抬手一压,示意这帮朱崽们闭嘴,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以上讲的,是弱化宗族影响力的两个关键之一,基层统治。” ‘两个关键?’ 众天子储君听到这里,一个个又是眼神中泛起疑惑。 既然是有两个关键,那另外一个关键又是什么?在哪里? “仙师,另外一个关键是什么?” 宣德帝下意识开口问道。 他的心情,看起来显然很好。 毕竟在仙师和祖宗们去宣德时空给他撑了一波场子之后,现在他的一道圣旨颁下去,哈士奇握着他的圣旨,可谓是令行禁止,百官无不遵从,改革顺畅无比。 季伯鹰看了眼宣德帝,没有回答,而是折身拿起斗笔,在这面板宣纸上写下新的四个字:「人口流动」。 嗡! 当看到宣纸上出现的四字刹那,座椅上的老朱又是一愣,心头咯噔。 ‘完了,又来了。’ 包括季伯鹰在内,朱家子孙们在看到这四个字的瞬间,目光全数都是凝聚在了老朱身上。 祖制。 老朱开国之后,便是定下了历朝以来最为严厉,最为令人发指的禁锢百姓行动的祖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