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太祖威武!大金女真!永不为奴!(6K求订阅!) (第3/4页)
用一流高手这个称呼,已经无法形容俞大猷了。 如果代入武侠小说之中,俞大猷就是妥妥的武林盟主,而且是绝对靠实力上去的那种,高低跟逍遥子都能打个五五开。 “太祖皇帝此刻看似处于下风,实则章法有序,进退稳当,看似防御,其实只是在寻找建奴的破绽。” “这建奴虽有一身蛮力,但刀法并无路数,而太祖的路数虽然繁杂,在实战之中却是极为有效。” “只要太祖皇帝能够找准建奴破绽,一击可胜。” 俞大猷之声传出。 众天子储君都是听的一愣,原来还是这样? 他们都以为太祖爷快被建奴砍死了。 “嗯,俞兄说的不错。” 另一位武学大家戚继光亦是点头认同,双眸紧望着场中擂台。 手端八十八万老班章的季伯鹰,听着这两位武术大家的分析,同样是颇有几分惊异。 不过转而一想老朱的发迹经历,倒也不觉得奇怪了。 老朱从军之时,毫无本钱。 那是从底层小卒一路靠拼命厮杀上来的,自身多少都是有点真本事,不然一场混战下来,直接就寄了。 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武,但战场就是最直接的教导修罗场,生死都在一瞬,教的都是杀人术。 一个大头兵,能在大小混战中活下的,素来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悍不畏死,从生死间悟出属于自己的杀人术,并就此无往而不利。 另一种,是老兵油子,靠脑子观察战场,苟起来。 而老朱能够被郭子兴看重,绝不是什么天上掉馅饼,核心因素还是因为老朱自己能打,所以才被郭子兴从一个大头兵调为亲兵,并升任亲兵九夫长。 再之后,老朱更是在郭子兴的一众亲兵中脱颖而出。 打铁还需自身硬。 对于这一点,史书记得极其之清楚,老朱给郭子兴卖命的时候,‘每遇战事,身先士卒’。 由此便可以得出。 老朱的个人战力,绝对不弱。 只是因为他这一生的军事统帅能力太过于强悍,功绩太过于璀璨耀眼,以至于根本无人注视到他的个人武力。 这情况,与大唐李二差不多。 大唐李二每战必为先锋厮杀,曾有史学家统计过,大唐李二一生亲手杀敌达两千余众,其在战场上的彪悍程度,丝毫不逊色尉迟敬德等一众大唐悍将。 或许其中有李二自己的吹牛皮成分,但就算是没有杀敌两千,打个一二折下来,也有两三百了。 而后世流传的同样只是李二的武功伟略,很多人对李二的印象都是儒帅,冲锋全靠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鲜有人将注意力放在李二的个人战力之上。 并且,根据老朱活了快八十岁的战绩来看。 哪怕是开国登基做了大明皇帝之后,老朱依然是没有放下个人训练,保证着武力训练,身体倍儿棒。 再看努尔哈赤,虽然女真是渔猎民族,女真人从小狩猎是根本技术,但就武术打斗而言,女真辫子确实是没有这玩意,干仗的时候基本都靠体型蛮斗,一顿乱砍。 而且有一说一,老奴从一开始就做了老大。
就算上战场那也是有着大批亲军护卫,和老朱那种从底层崛起,靠天赋积攒杀人术的情况完全不同。 ‘这老朱,有几把刷子。’ 季伯鹰仔细望去,发现的确与俞大猷说的一样。 从战况上来看,老朱虽然处于下风,但是整个人的下盘丝毫不乱,眼中更是没有分毫的慌乱之意,从容应对着努尔哈赤的猛攻。 “太祖皇帝要出刀了。” 就在此时。 俞大猷的声音再出。 话音落。 包括季伯鹰在内,众人目光都是齐齐看向擂台边缘,此时的老朱已经被逼到了绝境,已经无路再退。 “朱元璋,你的命归我了!” 眼中爆闪喜色,当努尔哈赤手中弯刀即将砍在老朱脖颈的瞬间。 骤然间,一直都处于防御形态,从始至终都没有主动发起过攻势的老朱,突然一个侧身,巧妙躲过了努尔哈赤砍下的致命一刀。 同时,手中雁翎刀竟是在掌心转过一个极为巧妙的弧度。 出刀,噗哧。 雁翎锋刃切过飘落的雪,一点寒芒掠过。 努尔哈赤握刀的右手,自腕口斩,殷红鲜血喷涌,断掌腾风而起。 ‘啪嗒’。 还握紧弯刀的断掌,落在雪地中,手指还在下意识动弹。 不出则已,出则见血。 懵。 这一刻,努尔哈赤愣在原地,脑瓜子嗡嗡作响。 整个人都是呆若木鸡,怔在原地,低着看着地上的断掌,他完全没反应过来。 全场,更是瞬间陷入寂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