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小朱四:我要退学!万历:摆烂怎么了?!(8.4K字二合一) (第1/5页)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正文卷第153章小朱四:我要退学!万历:摆烂怎么了?!仙师一问语落。 众人都是下意识皱起了思索的眉头,阿标深吸一口气,率先开了口。 “商之亡,应亡于六罪之首。” “殷受继位之后,改革步伐太快,且过于一意孤行,丝毫不顾权贵阶级的反应,任用卑微之人乃至于奴隶,不用兄弟,不用贵族旧臣,以致天下诸侯皆反。” 阿标的声音刚落定,武宗朱厚照就接着第二个说话了。 虽然这小子平日里看起来有些嬉闹不着调,但实际上却是老朱家对史学最有研究的一个。 这一点,从先前他能够一眼认出各朝服饰,便是可以得到印证。 “再就是,帝辛以极为霸道的方式压制商朝后期逐渐膨胀起来的神权。” “在商朝时,神权已然深入民心,帝辛明着压制神权,这就是丧失民心,西周承天命而起,加上作为旧贵族的代表,代天灭商,然后将神权与王权合一,是为天子。” 一番话出口,众人都听的有些惊讶。 从神权和王权的这个观点来看待商朝覆亡,着实有些新意。 就连季伯鹰也是下意识看了眼武宗朱厚照,略显诧异。 他还真没想到,武宗朱厚照竟然能看到这一层,不简单。 的确也正如朱厚照所言,帝辛所处的商末之年,神权已经开始逐渐压制王权,甚至于废黜商王。 如果任由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最终让九州大地提前进入到与欧洲中世纪那般,让神权完全凌驾于王权之上,进而统御万民的黑暗境地。 而周承天之命灭商,这一波就做的极其之巧妙。 西周姬氏的做法,是直接将周氏王族定为天家子弟,周氏的祖就是天,这也就等于是把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 从西周以后,九州大地便是彻底杜绝了神权对王权的干扰。 而这也是为什么,自周开始的祭祀,都是以祭天地为主,先祭天,再祭地,最后祭祖。 “精锐之师不在王廷,以不成建制的奴隶而战,自当溃败。” 老朱棣则是将目光落在商朝的兵力上,在他看来,商亡在于精锐之师都被派去攻打东夷了,典型的被偷家。 “你们都在说什么东西?!” “一个个都听不见兄长方才问题,兄长问的不是商为什么而亡,而是商亡与小冰河期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若是再敢胡言乱答,咱非捶不可。” 老朱话音落,众人都是瞬间闭嘴。 不说不错,说错挨锤。 季伯鹰瞥了眼老朱,心想你激动个啥,我都还没说话,再说了,从一个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也没有坏处。 “算了,直接看吧。” 季伯鹰扫了眼众天子储君。 话音落的刹那,周遭画面骤然变化。 进而映入众人眼中的,是贫瘠的土地,是干涸的大川,是颗粒无收的作物,是饿殍遍野的惨状,是数之不尽的流民。 “商亡于贵族之乱,更亡于民心之变。” “而乱民心者,便是这天地之灾。” 季伯鹰的声音,同时在众人耳畔响起。 在古代这种封建迷信的时代,但凡是个天灾地祸,哪怕是天空划过一道彗星,最终都会把锅盖到当权者的头上。 与民稍一鼓动,便可群起而攻之。 毕竟对于底层小民而言,连一口果腹的野菜都没得吃了,而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伱,只要把最上面坐着的那个人干掉,只要把一个王朝推翻,就有饭吃了,而且有rou吃。 如果这事摊你身上,你干不干? 反正未来再差都不可能比现在更差了,不干白不干。 “如此景象,不仅是商末。” 周遭的景象,持续性变幻,不再是商朝之景,入汉、进唐。 “汉之末年,唐之末年,皆是如此。” “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五代时期,这些天下大分裂的时代,都是处于一个小冰河期的巅峰时段,这并不是凑巧。” “整个天下纷乱不堪,人口锐减,瘟疫横行。” “而在四个小冰河期之中。” “尤为大明遇上的这一期,持续时间最久。” “整个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国祚,重大天灾共计1101次,且到了明末崇祯之年,最甚严重。” 话音落。 幻境破碎,周遭回到了主堂之景。 而每一个大明天子储君,听到这个天灾的次数,眉头都是紧蹙了起来。 一千一百零一次。 这样算一算,平均下来,每年都有五次重大天灾。 而根据递减的规则,在最后的十几年里,天灾将会变得极其频繁,极其严重。 “兄长,咱想问个问题。” “崇祯年间,天灾地祸严重到了何等地步?” 老朱眉头紧皱着。 先前在看过崇祯亡国之后,老朱一直将亡国这件事归结在崇祯身上。 而现在看来,这口亡国大锅,崇祯固然要背一大半,但不应该全背,这小冰河期也得背一部分。 看了眼老朱,季伯鹰开口道。 “崇祯在位十七年,其中有十五年,天下大旱。” “赤野千里,颗粒无收,流民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更有大疫横行,病死无数。” “有一组数字,你们可以稍微了解。” “崇祯元年,朝廷在册人口共计五千余万,而清军入关之后,在册人口仅剩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