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章 共振频率 (第1/2页)
144克钴60可以持续产生2.7千瓦的发电功率。 这是一个极其高的发电效率。 要知道,目前国际上只有露西亚和阿美利卡掌握全面的核电池生产工艺,而且发电功率极其感人。 使用钚作为核电池的原材料,采用温差发电技术,几十公斤重的核电池装置,只能产生几瓦的发电功率。 温差发电技术的特点就是系统简单粗暴,缺点则是热效率非常低下,只有10%~20%。 而眼前他们无意间搞出来的压缩空气吸收层,竟然可以实现2.8千瓦的输出功率,以及67%的热电效率,这个意外之喜,怪不得让杜海兴奋得浑身发抖。 李维斯一边写报告向科学部汇报这个发现,一边让杜海带人重新研究。 现在的关键是复刻实验,以及研究其中的发电原理。 这个发现顿时惊动了科学部的一众管理层。 甚至连一直在埋头研究基因问题的李青叶,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他虽然惊讶这个发现,但并没有干扰核电研究所的研究计划,只是让桑吉巴达来亚尔多留意一下这方面的汇报。 重新设计了实验之后。 核电研究所在洪沙瓦底的1377实验室,负责做重复实验,看看能不能复刻。 此时的1377实验室内。 按照核爆测试场的设计,然后在产地中放入144克钴60,随着阻隔层被解除,大量加马射线和贝塔射线经过了第一层复合铅板之后,进入了压缩空气吸收层。 “报告,检测到电流产生……” “电压为3.2万~8.6万伏特,电流为……功率为2.617~2.75千瓦……” “压缩空气温度为23.4摄氏度、流速为12米每秒……” 实验室负责人瞪大眼睛:“竟然真的可以!这究竟是如何发电的?” 突然他眼睛一眯,似乎想到了什么,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加马射线、空气……共振频率……我明白了!原来如此。” 他通过内部通信频道,和在迪戈加西亚岛的李维斯、杜海等人进行视频通话。 然后向他们说了自己的发现和猜测。 在迪戈加西亚岛的杜海听完之后,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具体来讲,这个实验中的发电机制,主要就是因为加马射线和压缩空气形成了共振频率。 而快速流动的压缩空气,又和两侧的复合铅板,形成了正负极。 从而将加马射线的能量,迅速转变成为了电能。 实际上,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也存在,那就是宇宙的加马射线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后,会变成闪电。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闪电都是加马射线激发出来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加马射线激发的闪电。 由于这种加马射线闪电可遇不可求,其出现的时间地点充满了不确定性,人类对于该现象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而这一次钴弹实验,竟然无意间让他们发现了加马射线闪电的形成机制。 杜海当即和1377实验室的负责人沟通,重新调整实验,准备研究不同气体、压缩度、流速、金属阻隔层下,加马射线产生的电流情况。 通过重新设计之后,他们粗略准备了上百个对照组,准备一个个测试过去,争取尽快搞清楚加马射线闪电形成的最佳条件。 另一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