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1 进军男性观众市场,医院日常 (第1/2页)
骂谁实力派呢正文卷281进军男性观众市场,医院日常最新网址:魔都,某三甲医院 几个住院医和实习生嘀嘀咕咕讨论《庆余年》的剧情,不止他们俩,之前也有护士讨论过。 医生和护士很忙很累,有些还要黑白颠倒,但并不意味着工作之余就没有娱乐生活。 相反,医护工作者本来工作压力就大,时不时还要学习进修考职称等等,这些工作枯燥繁重,很多人在休息时更是需要一些娱乐来放松。 对于一些护士和收入不高的年轻医生来说,追剧算是成本低且方便的的娱乐方式。 《庆余年》那么火,网上线下都有广泛讨论,医护人员也食人间烟火,自然并不例外。 甚至相比于往常热剧,《庆余年》的影响力更大,不仅是收视率更高的缘故,也和受众群体有关。 前面说过,《庆余年》是有劣势的,中老年观众群体可能不太感冒,主要观众群体是年轻人。 而当时没有提到的就是,这些年轻观众除了日渐壮大追剧主力女性群体之外,男性观众的比例也不低,甚至隐隐和女性对半相持。 这很容易理解,《庆余年》本身就是男频网文改编,感情戏比重不高,权谋、武侠等其他要素更多,拍这部剧时魏阳和蓝鲸鱼就有进一步开发男性市场的打算。 而与此同时,魏阳这几年打下来的女性市场也不会白白浪费。 毕竟《庆余年》本身剧情质量并不差,女性观众同样可以看,只是比例可能不如之前的偶像剧了。 如此一来,有利有弊,重大谈不上,但对魏阳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些压力, 不过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庆余年》还是没有辜负期待,成功出圈,帮助魏阳开发了更复杂和广泛的市场。 特别是男性观众群体,魏阳本来就有一定基础,也是少数能有一定男粉或男性观众的偶像派。 而《庆余年》的火爆,进一步扩散提升了他在男性市场的口碑和前景,对他的商业和艺术形象极为利好。 同性相斥,尤其是魏阳这种年轻大帅哥,还喜欢泡娱乐圈女神,能做到这一步可并不容易。 之前魏阳几部爆款剧播出时,在医院里也有人讨论,不过更多的是女护士群体。 而这次《庆余年》热播,不少年轻男医生也开始聊起这部剧,甚至比女生们聊的更热烈。 “看晚了,前面几集没看,昨天上网看的,卧槽,杀程巨树那段真牛啊。” “确实,当街开杀,shuangsi了。” “其实那个程巨树也挺可怜,被人当个怪物,只有滕子京他儿子愿意和他玩,结果又杀了人家爹,作孽呀。” “哎,我也想说,这一弄这个角色一下就活了。” “你看昨天那两集了吗,女婿杀了大舅子。” “你看着吧,后面鸡腿姑娘肯定知道他哥怎么死的,然后和男主相爱相杀。” “魏阳cao刀,不会那么俗的,再说了,我看过,原著也没有这种桥段。” “……” 几个人正聊着天,突然看到主治医师过来,赶紧停下干活。 后者也不在意,自己收拾了一下,然后带队查房,先去普通病房转了一圈,然后去VIP病房。 3号房是一对中年夫妻,妻子是病人,丈夫陪护,前天晚上入院。 主治大夫王嘉就是当时负责收治的,对这个病人很熟悉,笑眯眯的询问。 “感觉怎么样了,胃口怎么样?” “好多了,刚喝了粥。” 王嘉询问了几句其他情况,又看了看护士量的血压体温,点了点头,给负责的住院医改了一下用药。 病人有些忐忑:“大夫,我什么时候能出院?” 王嘉很理解这个心情,眼瞅着这两天就过年了,一般人都不想在医院过。 他想了一下:“你这个问题不大,今天再观察一天,如果明天没什么问题,拿点药就可以办出院了,年后再来复查一下。” “好的好的,谢谢大夫。” 夫妻俩一听能出院,喜笑颜开,老一辈都有点迷信的传统,大过年的待在医院,太晦气了。 正说着话,门口有些嘈杂,然后就挤进来三个人,为首的一个青年带着帽子口罩,进门看到病人,马上紧张担忧的上前探望。 “妈,伱没事吧?” 病人反问:“你咋来了?不说年底回来吗?” “我听大姑说的,这事你咋不告诉我呀,什么情况,怎么住院了?” 青年有些着急,旁边的病人丈夫忍不住安慰:“没事,你妈就是有点受凉,恶心拉肚子,打了针就好多了。” “水土不服?” 青年有点懵,然后微微冷静下来,主动和王嘉握了下手。 “大夫,我是病人家属,我妈这是怎么了,严不严重?” “你放心,你母亲可能是因为突然转变环境有些不适应,以至于有些水土不服……目前已经好转了。” “大夫,我妈以前来过魔都,也住过一段时间,她上次就没有这种水土不服的情况。” “着凉是一方面,而且我之前和病人聊过,你们是刚准备搬来定居,病人心理也是有压力的,思虑太重,睡眠和饮食质量不高,也是一部分原因。” 能在魔都三甲医院就职,王嘉的水平还是很高的,不单单是治病,也深扒了一部分生病诱因。 青年这才恍然大悟,搬个家把老妈给搬病了,有些自责。 “你有什么事和我说呀,都把自己闷病了。” 病人却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