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有一个问题 (第2/2页)
方面秘密准备,待开春之后,南风起时,远渡重洋,攻伐倭国,目标,拿下赵定西所部盘踞之久尾岛,建立大明海军基地,震慑海外。 这些之外,各种善后,老朱也要求地方妥善处置。 至于刘琏上书请求加强技术保密之事,一时间倒是没有结果,皇帝陛下只是让中书仔细斟酌讨论,先做出方案。 会议结束,百官散去执行刚刚的一系列决定,老朱则喊着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一起来到自己的书房。 祖孙两个对面坐下,老朱就丢了一封密信过来,笑着道: 朱塬飞快浏览一遍手中密信,内容大致是在说当天的情形,知道这肯定是锦衣卫安排在海军中的秘谍送来,也没有深究,想了下,说道: 去年在砖瓦厂,那胡商,朱塬其实都记不太清楚了,当时也是心血来潮。 朱塬没想到,这才短短一年时间,竟然就应验了。 说着大致阐述了一下当时的观点。 老朱听完,想了想,不由问道: 朱塬点头,有些唏嘘,说道:那一套逻辑。」 念念叨叨地说着,朱塬忽然又笑了下,补充道: 老朱默默听完,带着几分安抚地摆手道:,过去就让它过去。这一次……就好好了做。」 朱塬点头。 想想还是没有解释。 不是意难平。 就只是……迅哥儿好像有一句,具体是什么,一时想不起来。
于是也懒得再想。 老朱听过了刘琏吐血的缘由,也没再深究,换了话题,转而说道: 朱塬没想到老朱会突然提起,其实,他私下里也有所考虑,但一时间也拿不准老朱的想法,只能道: 老朱带着笑: 朱塬点头: 老朱说着,又是感慨: 汉光武帝刘秀,蜀汉的刘备,在当时年代,都已经距离祖上的荣光很远很远,却也都有了一番成就。 相比起来,明朝宗室,看似过着好日子,实际上,禁锢反而更多。 何况,说是好日子,也只是普通人的想法。 到了后来,很多朱氏子弟,可能比刘备还不如。因为祖制,不能从事正经职业,朝廷又无力支付俸禄,一些极端到甚至故意犯罪,只为了进入朱氏的凤阳高墙之内,求一个衣食无忧。 高墙,往往是的代名词。 这其实就来自明朝在凤阳专门关押宗室的大院。 反正,朱塬记得的种种细节,都已经在许多次的日常交流中和老朱说过。 这么聊了几句,老朱又说起了具体的方案: 朱塬笑着点头: 朱塬露出晚辈特有的憨笑: 老朱念叨一句,却又收起表情: 朱塬也收起表情。 大概知道,老朱说的是什么问题。 当初和老朱讨论,一个大明,500年国祚,朱塬不敢100%地保证,但,若是在这世界上,再造一系列同样是朱氏子弟开创的大秦、大楚、大燕、大晋,那么,不仅理论上可以相互扶持,确保朱氏不会因为一条主干或枝干的倒塌而波及全族,而且,其中……总能有几个,能够达到朱塬当初许诺的五百年国祚目标。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法,亲王只能传十二世,大概也就300年时间,那么,将来分封出去理论上还是归属大明的藩王,别说到了最终时限,就是按照三代一降爵的规格,只怕百年之内,就要面临法理上的问题。 比如,封出去的时候,是亲王,拥有偌大一片土地,三代之后,降爵成郡王,理论上,无论是俸禄还是封地,都该削减,那,到时候……该怎么办? 可以想见,一个处理不好,又是一场同室cao戈! 老朱稍稍等待,见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面露思索表情,却不说话,便干脆问道: 朱塬又斟酌片刻,苦笑着摇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