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一栋二层小楼 (第1/2页)
正月十六,终于是休息一天,没有出门,一直待在秦淮河畔的新宅里,一栋二层小楼,观看秦淮河畔的景色,从早到晚。 于是到了正月十七。 上午没有事情。 早上起来,吃罢饭,倒是接到了宫内传来的一些文书。 其中一个是关于亲耕大典。 今天,时间正式定下,恰好是一个月后的二月十七。 然后是甘肃那边,正式的驿传消息还没到,不过,每天都有飞鸽传书返回。 汤和率领大军收编了岐王朵儿只班所部,之后派遣郭英率三千骑兵追击逃往的朵儿只班,向北三百里而还。 没有追到。 只剩下不到两千人马的朵儿只班,注定不可能再有什么东山再起的机会。 到了漠北,更可能沦为其他部落的一块骨头,连rou都不算。至于朵儿只班的岐王身份,元朝都覆灭了,自身也失去了根基,如同丧家之犬,漠北部落就不可能再承认。 草原上可是最典型实力为尊的。 最新的消息是,追击朵儿只班无果,汤和留兵一万驻扎在白海畔,自己率领大部队,连带大批俘虏并牛羊马匹,已经在返回西凉城的途中。 驻兵白海是为了监督控制收编的朵儿只班所部。 白海是一片难得的冬日牧场,强行让朵儿只班所部的牧民离开,可能会造成大批牛羊马匹死去。 牛羊还在其次,初步统计,只这一次,大军缴获马匹就超过3万,这是一笔绝对不容忽视的战略物资,其中的成年精锐马匹,汤和直接带走,还有近半的母马幼马之类,还是要放在冬日牧场。 朱塬上午就在可以俯瞰秦淮河畔的小楼里浏览处理各种文书,吃过午饭,就不得不出发离开。 乘坐带有弹簧座椅的马车重新出城,不过,却不是返回玄武湖,而是继续向北。 前两天住在一栋二层小楼里,今天下午,还要去看另外一栋二层小楼。 正是月初的时候确定的那栋。 水泥作坊完成了预制板,并且进行了一定的测试,朱塬之后吩咐,再按照后来的常见模样,造一栋二层小楼看看实际效果,当下已经完成。 小楼本来说要建在医药大学。 就近。 不过,处于明显的某些小心思,工部尚书单安仁把地点放回了水泥作坊,虽然远一些,朱塬倒也无所谓。 马车行了不知道多久,靠在麻袋身上休憩了一路的朱塬感觉车子停下,便睁开眼,恰好看到安静坐在一旁的祝二娘在打量自己。 祝二娘没想到,自己的偷看会被自家大人逮个正着,脸庞顿时红起。 车厢外传来声音,本来要说什么的朱塬暂时放过某个女人,起身,任由麻袋体贴地帮自己整理了一下衣裳,走向车门时,才随手在女子下巴上捉了下。 却只是这一下,祝二娘轻轻嗯了声,就朝一旁倒过去。 看的朱塬很是无语。 这…… 怎么形容啊? 明明能崩断一把强弓的彪悍女子,却总是要么晕倒要么软倒的,难道……嗯,这就是传说中的反差萌? 麻袋只是把自家大人送出车门,看着大人踩着凳子平稳下了地,就悄无声息地缩回身子,看向软倒在座椅上的祝二娘,嘴角弯弯,却是没有搀扶的意思。 因为知道祝二娘没事。 自己去搀扶,反而会让她更不好意思。 朱塬下了车,水泥局大使沈全立刻迎了上来,施礼过,目光还忍不住看向朱塬马车来处。 跟着朝来时方向看了一眼,朱塬道:“应该是在其他地方耽搁了。” 老朱说好了也会过来,只是不确定时间,提前吩咐朱塬可以先行,他之前也就没有去宫里和自家祖上汇合。 沈全听到朱塬话语,也放松下来。 还以为皇帝陛下不来了呢。 然后就有些尴尬,重新转向朱塬:“大人……咱们是先进去,还是再等等?” 朱塬无所谓,不过,却能看出,沈全是想要再等等。毕竟皇帝陛下如果到了,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出现迎接,这可有些不合礼数。 “等等吧,不会差太多时间,”朱塬说着,也不急着进门看什么二层小楼,曾经几百层的都见过,当下主动找话题:“最近有什么特别进展吗?” 沈全见朱塬同意和自己一起等,面露感激,听到后面问题,想了下,说道:“大人,您上次说那搅拌机,已经做了出来,稍后可以看看。” 朱塬来了兴致:“我上次画那种……嗯,多大?” 沈全下意识抬手比划,随即又笑道:“大人,不若稍后,眼见为实?” 这是要给惊喜啊。 朱塬不缺这点耐心,点头道:“好啊。” 沈全又主动提起另一个:“大人,上次您过来提的那些建议,下官近期一直在执行,效果很是不错。就说那些个……防尘流程,诸多改进之后,作坊里的灰尘情况,着实好了许多。” “呵,这些细节啊,其实就是这样,只要用心且愿意做,肯定就能做好。” “大人所说甚是在理。”沈全回了句,接着道:“还有……那水力粉碎作坊,下官与工部同僚近日也选好了地方,就在幕府山对面江边,打算那里也直接起一个作坊,再修一个码头。对了,那边附近,还打算建一个造纸作坊。下官因此得以认识尉大人和古大人。” 朱塬笑道:“这边越来越像工业区了。” 沈全一时不太懂‘工业区’的意思,不过,稍稍琢磨,大概也能明白,再想想,可不就是这样嘛。 工业区,倒也贴切。 朱塬开口之后,倒是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环保。 又是造纸作坊又是水泥作坊,接下来,肯定还有更多其他乱七八糟。 这边的环境问题,一定要提前重视起来。 就像越来越秃的幕府山。 因为烧窑太耗燃料了。 不同于水泥,普通的砖瓦,朱塬在明州时,那边就专门摸索出了一套快烧的方法,除了时间短,一窑砖,三天就能出炉,还有一个,就是只需要使用常规的木柴进行烧制。 这样快烧出来的青砖虽然没有那么坚固耐用,但,如此建造出来的房屋,无论如何,也要比这年代底层百姓普遍的泥坯房子要好太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